日子在大家的惦念中飛速而去,八月中旬,分數下來了。
公社聯校長辦公室,一群人圍著成績單:“哇,于小慧這么多!這個,能上北大不?”
“她肯定去清華呢,理科還是清華好!”
“王一重也不錯,他大概是咱縣文科第一吧。”
“肯定了,這分數,除了于小慧就數他了。”
上了分數線的,都去領了志愿表開始填。因為余鄉知青點的人著手早,又有資料,成績就明顯好于其他大隊的人,全公社夠中專線的,有四十二個人,知青點就有十四個,尤其是小慧輔導的七個,一個夠大專線,其余都夠中專線,把這幾個高興的,都表示要請小慧吃飯。
“你們湊錢買點肉和面粉,一起包頓餃子慶祝慶祝,我可不想吃大燴菜。”小慧和他們開玩笑。
“行,好!”考上了,哪怕是個中專,也能脫離農村,畢業后就是干部,誰心里不高興?下鄉知青,有門路的會表現的,早都回城了,留下的人家里沒有關系,平時也不會鉆營,又沒有能力表現自己,沒有任何希望能回城,每日如行尸走肉一般混日子,沒想到,忽如一夜春風來,國家恢復高考,而自己又乘風飛揚,高中榜上,那種喜悅,怎么形容?
填好志愿表,知青點考上的人,一起去購物準備慶祝,這時候大家心里都明白,沒有米粒給資料,沒有于小慧輔導,自己怎么能考上?即便有人不是小慧直接輔導的,但他們跟著王一重學習,豈不也是間接受益于小慧?
狂歡持續了兩天,知青辦于主任來了:“你們讀書也要生活費的,就算家里支持,那也不能就不干活了吧?最近,公社在動員社員們積綠肥,你們也動動手吧。”
“好的。”王一重答得很干脆。
“這樣,余鄉鎮東頭那里有個積肥坑,你們給填滿,每人計二百分。”
“那分紅——”
“只能等年底了,年中間沒法估算一個勞動日多少錢的。”
大家都嘆口氣。
于主任看看大家:“你們通知書下來,就可以回家了,不用再在這里熬著,行不?”
“行——”一想到能回家,考上的人都興奮不已。
生活有了盼頭,考上的人都拼命干活,小慧下鄉以來,這幾天是最辛苦的,手上打了血泡,破了又長,把她疼得斯哈斯哈的,知青點的人,見她這樣也沒有一絲偷懶的念頭,終于認可了她。
這邊考上的人,各種歡歌笑語,剩下沒考上的,天天淚水洗面,有人哭濕了枕巾,還有人唉聲嘆氣,后悔沒有好好學,但也有很坦然的,自嘲說:“我就不是讀書的材料,打小就學習不好。”
只有一個特殊的,叫劉和芳,這是個當下審美觀下的美女,個子高挑豐滿,圓臉大眼睛,一雙又黑又長的大辮子,知青中追她的人也不少,她既不答應也不拒絕,就那么拖著大家,弄得一眾男知青,還有當地兩個男青年,一個個的心里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她美滋滋地過著眾星捧月的好日子。
自從恢復高考,大多數知青都開始奮發圖強,關注米粒的人多了,嘴上說著小慧壞話,其實心里暗自佩服的人也多了,劉和芳本來很不高興,覺得米粒和小慧奪了她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