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送接穗,小慧看到幾百塊的運輸費,心疼地不行,最后就想出了這么個辦法,扦插之后,自己生產接穗,雖然有些不得已,但卻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想什么時候用,就什么時候用,多好。
剩下的地塊,全都是春季里嫁接的果樹苗,長勢也特別好,照這樣下去,明年或者就可以能賣一部分樹苗回收資金了。
苗圃前面,蓋了三間房,大漢老兵住了一間,看守著苗圃,怕被牲畜糟蹋了苗木,也有防賊的意思。
看到這邊有人影晃動,大漢老兵遠遠地喊了一句:“哎——,你干啥呢?”
“大叔——,我是小慧。”
小慧走過去,大漢老兵認出小慧,老遠就笑出大牙,在陽光下閃著白光。
山坡上已經種植了幾十畝的樹木,現在過了植樹的季節,但還是可以挖樹坑,遠遠看著,山上一大片的樹坑整整齊齊地排列,幾個人影,還不及籃球大,在樹坑間蠕動。
老兩口都在,非常地熱情,老太太還拿出一盤棗子讓小慧嘗:“去年咱這長的。”
“這么快?”
“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當年就結果,你大叔聽你的,各式各樣的都種了些,諾,還有兩棵洋槐樹,春天里可以蒸洋槐花麥飯。”
多種些品種,也是小慧建議的,農產品價格不穩定,品種單一,收入就跟過山車一般,一年多一年少,太影響心情,也影響生活。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但品種多了也麻煩,小慧還建議種香椿呢,話說出口就后悔了:“算了,香椿菜城里也特別稀罕,能賣上好價錢,可你們春季里太忙,根本顧不及,不栽了。”
“啥?香椿芽兒在城里也能賣錢?”
“嗯!”
小慧無心的話語,讓大漢老兵記下了,后來讓兒子在房前屋后種了幾棵,每年春季收一茬,夠一年的油鹽醬醋了。
三個人坐下聊著天,大漢老兵沒多會兒就開始嘆氣。
秀兒在這一年寄掙了一萬多塊回來,張大斌也是個大氣的,全部拿出來用了。
大漢老兵覺得這樣不妥,提議分家,可這一面山怎么分?最后,他只能說,等果子賣了錢,先把秀兒的錢拿出來,給孫女留作嫁妝,其余再商量怎么分。
“二斌兩口子不行,眼睛只有指頭稍稍這點兒地方,他們不聽話,讓兒子去了農技校,說什么畢業了只要找到工作,就是干部待遇,跟上大學一個樣,還花錢少見效快。”
“農技校也好著呢,只要有專業知識,就是好的。”小慧安慰道。
“二斌家的是個燒包貨,沒少在家得瑟,還說秀兒眼下雖然掙錢多,但那工作不是正式的,不如她兒子,這話能說嗎?唉,都怪老叔老了,鎮不住了。”
小慧不知道該怎么勸,只能道:“兒孫自有兒孫福,你操心也沒用,只要他們不缺你倆的就行,若是他們敢對你不好,就給我說。”
大漢老兵笑了:“眼下,他們對我和你嬸子還不敢有壞心。”
大漢老兵還有別的苦惱:“村里人雖然知道蘋果貴得很,但他們擔心太多了賣不出去,不光是沒人跟著我種,還勸我別種那么多,我這心里也打鼓,到時候賣不出去怎么辦?”
小慧很認真地給他說:“我也想到這個問題了,賣是肯定賣得出去,但不會一下子就賣完了,所以,到時候要在山上修個果窖,儲存一部分,賣一部分,就跟家里的紅薯一樣。”
“那得多大的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