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慧開車去了龍門,離自己的工廠越近,污染就越大,她看到路邊的樹葉上,都落著煤灰,心里很是難過,覺得自己犯了大錯,盡管她已經叫郭讓多種樹,以彌補這些,可眼下這一切,似乎效果很差。
選煤廠遠遠在望,廠子外面果然都是桐樹,能看得出,桐樹是去年栽的,奇怪的是,桐樹葉子上的煤灰,卻沒有路邊的嚴重。
怎么回事?
劉健帶著公司的兩個管理在大門口迎接,見小慧開車過來,打開大門,示意她直接進去。
小慧在辦公室門口停下,下了車四下看了看,空氣中并沒有她擔憂的那種滿滿都是煤灰的樣子。
“我來時,路邊樹木上滿滿都是煤灰,可咱們這里污染似乎不嚴重,怎么回事?”
劉健苦笑了一下:“路上的煤灰,不是我們污染的,我們這里的路況好,好些拉煤車都從這里過,附近村子里的人,意見非常大,準備修個收費站呢,那些拉煤車超載,這邊的路都被壓壞了。”
“哦!”小慧松口氣,“我還以為咱們公司污染的,一路愧疚不已。”
劉健笑起來:“于董的社會責任感很強啊,值得學習。”
小慧笑了笑,換了話題:“最近廠里的生產怎么樣?”
“都上了正軌了。”劉健非常高興,“于董,要不要去看看?”
“行,好的。”
劉健幫小慧拿了一身工作服:“套身上吧,還有這帽子、口罩,都是必須的。”
“好!”小慧也不矯情,做領導的,自己都不愿意遵守規章制度,還指望工人嚴格執行?
有些生產線,是不準靠近的,小慧只遠遠看一眼。
說真心話,不懂,只能走馬觀花地看看,真的看不出什么問題,還好,劉健事無巨細,不停地給小慧講解,畢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小慧還是聽懂了,知道了這些流程都是做什么的,弄不懂細節,能懂個大概。
劉健性格比較熱情,多話,一路說個不停,最后,有一大堆的泥煤:“礦大有個教授說,能處理這個,我決定試試。”
小慧點頭。
“其實,別家的泥煤都做成蜂窩煤燒了,因為選出來的成本有點大。那個教授說,他的方法設備很便宜,投資小見效快,我才想試試的。”
“那你就試試吧,這么多泥煤,做成蜂窩煤往哪里賣呢?路途遠了,劃不來的。”
“就是,就是,我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劉健見小慧能理解自己,興致非常高,滔滔不絕地講解那個教授的選煤方法。
其實,小慧根本聽不懂。
她上大學,機械專業的要懂材料力學和理論力學,可選煤的需要懂什么?流體力學,雖然都是力學,可理論相差還是非常大的,什么渦流紊亂的,聽得懂才鬼了。
小慧聽不懂也不能表現出來,歪著頭很耐心地傾聽,直到劉健說得口干舌燥,才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