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相比外部環境中施加而來的真正喧囂,這點吵鬧其實不算什么——
與海族繼續進行談判,甚至準備結盟一事,已經鬧的人盡皆知了。
這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
街道上有大群人辱罵抗議,教會內也充斥著大量反對聲音,虧得圣約教會官僚風格嚴重,沒什么民主傳統,不然結盟一事必然失敗。
但盡管能夠強制執行下去,一應相關人員的心理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中途退出的伯尼,也被波及到了。
不過相對于其他談判組成員的壞名聲,他反倒是成了“正義”的典型——
為了不讓法洛斯王國遭到更大的傷亡,甘愿與深深敵視他的海族虛與委蛇(伯尼殺死了一條海龍),以期能夠迎來和平。
而當海族方貪得無厭,無恥地想要利用人類,提出結盟一事之后,忍無可忍的阿利克主教憤而退出談判,并且推拒了在特瑞西教會內的職務,誓要以這種行為來反對結盟這一決定。
如此高尚的節操,如此大義凜然的行徑,哪個神職人員能夠做到?
真相顯然不是這樣,但不管真相如何,這種說法反倒成為了民間的主流,教會越是推動與海族結盟一事,伯尼英勇反對的名聲也就越強。
這種名聲背后顯然有幕后勢力在推動,甚至不止一股力量,而是多個。
它們目的各異,但造成的結果卻非常驚人。
迎來一陣又一陣叫好聲之余,很多人甚至打算在伯尼正式離開時前去相送,沒準還會哭兩嗓子以表支持。
可惜地是,伯尼走的悄無聲息,除了大主教之外,甚至沒人知道他是什么時候離去的。
而且如同他與愛麗絲說的那般,伯尼的離開沒帶走任何人,甚至包括那只一直賴在他身邊的地鼠。
被“拋棄”的湯姆修士與白毛地鼠因此在家中面面相覷,提前了解過伯尼這種打算的安清茹早已安排手下公司成員重點關注伯尼的行蹤與動向,以期能夠始終與這位好盟友維持緊密關系。
至于其他或明或暗在關注伯尼的各方勢力,則一個個充滿懷疑心態,他們根本想不通在這個時節,為什么伯尼這位法洛斯教會重要成員會這么突然的卸任并離開特瑞西——
他們可不會傻到認為伯尼這是在抗議與海族的結盟,他們認為,這件事背后必然有更大的隱秘。
由此懷疑引發的行動也不少,調查并跟蹤的,隱秘勾連內應詢問的,試圖以宏觀角度來猜測教會目的的。
事實上,這件事也的確不簡單,只是真要讓他們去猜測,卻沒有人能夠真的猜出什么。
誰又能想得到,目前正有一位大天使在千方百計地打擊教會聲望,分裂教會力量,以期從中汲取養分去完成他的偉大計劃呢?
就更不會有人想到,這一計劃背后,其實隱有邪惡意志在暗中引導。
于是,就在這一片喧囂吵鬧,暗流涌動的情況下,單人獨行的伯尼飛快朝著法洛斯王國北方行去,準備開啟圣約教會的一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