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峰控制著身軀動作與真元行進,微不可查地吐出一口濁氣。
從塵海宗遣派使者求援,他受命從太華出發抵達此地,已有四天。
李云峰在瓊華軍中任游騎,負責戰艦行進前方的查探,善于隱匿追蹤,長期的訓練練就一雙隼眼,再配上專門定制的觀測法器,除非是境界高出太多的修者有意隱匿,否則真的少有什么能逃過他的眼睛。
靠著這手本事,李云峰在瓊華軍里也是有些名聲的人物,算不上聲名鵲起,也是小有薄名。
此番前來,便是瓊墉親口點名,提他過來。
塵海宗雖有艘破損戰艦,卻沒有與之相配的后勤給養,沒有專門供戰艦修補保養的泊港,也沒有充裕的武備供應,所以至今這艘戰艦都沒有真正啟用過。
沒有泊港,便很難停泊戰艦,加上流匪意圖并不明確,故而戰艦并未開來,只有李云峰與其他十九名游騎在此處觀測。
他們所藏匿的地點,已經遠遠越過塵海宗的范圍,離地圖上那片模糊的南方地域不遠。
唯有如此,才能在流匪到來之際,為太華戰艦趕來爭取些時間。
一只棕灰色的小鳥兒從樹洞中跳上李云峰的衣襟,霎時身上的羽毛便從樹木的棕灰色轉變成衣襟的青色。
它蹦跳著到了李云峰肩頭,貼近懸掛在樹木的皮袋,再伸出青色的鳥喙,啄食皮袋中早早備好的米粒兒。
這能變色,善隱匿的小鳥兒叫風鶯,居于二品,是李云峰的搭檔。
因其在視野和感知層面的隱匿性極好,兼之飛行速度極快,很適合傳遞信息,所以便成了游騎的標配。
李云峰小小地挪動了下身體,注意力仍集中在觀測法器的窺視范圍里,但眼角的余光卻落在這只風鶯身上,甚至挪了個方位,方便它啄食靈米。
修者并非是絕情絕性,獨求逍遙的存在,他們是借用天地之力為己所用的修行者,同樣是人,有嬉笑怒罵,七情六欲。
雖然由于修者所處的環境,表現方式與凡人有所不同,但本質上仍無差別。
他們都有顆盛滿人性的心。
孤身在此,全神貫注地觀測數日,其中辛勞和孤寂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存在,太華游騎雖然驍勇堅韌,長久如此也會支撐不住。
好在有這只小鳥兒作伴,讓李云峰的生活有趣許多,不至于那樣枯燥。
就在他想要揉一揉酸澀的眼睛,緩解一下疲勞的時候,南方的穹野之中卻有了些異動。
有一些黑乎乎的小點兒出現在視野當中,由于離得遠,它們的身形極為微小,卻在緩緩變大。
這意味著它們正在以一種極快的速度行進。
李云峰一驚,打起精神,動用真元使視覺更加敏銳,仔細觀察這些越來越大的黑點。
這一瞧,瞧見了棕色的艦身和張揚的骷髏旗幟。
這分明是流匪的艦隊!
他們自南向北,朝著塵海宗的方向去了!
沒有聲張,李云峰繼續潛伏在原地,以防被發覺,那只小小的風鶯,卻在眨眼之中變成與森林相配的綠色,悄悄地竄出樹洞,輕巧而不引人注目地朝遠方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