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擂鼓山腳下,眾人互相道別,各奔東西。
喬峰準備帶著阿朱前往少室山腳下,見一見父母,然后回洛陽丐幫總舵,處理這近一年來所積攢下來的幫務,隨后,他還想去雁門關一趟,祭祀生母。
段譽則踏上了繼續尋找父親段正淳之旅。
王語嫣急著回曼陀山莊,翹家這么久,她想母親了,而且,她還有很多話和李青蘿說。
這半年間,王語嫣得無崖子指點,開始練武,后來得到他七十年功力的灌頂,從武道萌新一躍而成為足以比肩喬峰的絕世高手。
因此,她一個人回姑蘇,眾人倒也放心。
眾人各有各的事情。
離分別之前,陳恒之將巫行云和李秋水之間的恩怨告訴了喬峰,并告訴他,巫行云返老還童之期臨近,李秋水肯定會去找她麻煩,讓他這新出爐的逍遙派掌門去處理這件事。
喬峰看著陳恒之,問道:“老陳,你準備去哪里?我要找你又要到哪里去找?”
陳恒之抬頭看向遠方:“這段時間和無崖子道友論道,獲益匪淺,我覺得快要突破宗師境了,準備四處走走,找找靈感,行蹤不定,歸期也不定。”
喬峰聞言,面露喜色:“老陳,恭喜恭喜!”
“行了,你已經突破先天真人境,基本上難有敵手,我先走了,你記著我說的話,注意北邊。”
陳恒之擺擺手,飄然而去。
…………
天下名川,洞天福地,何其多也!
山與山之間,各有不同,有巍峨蒼蒼的嵩山、有險峻無比的華山、有云霧渺渺的衡山…等等,數之不盡。
《道德經·道經第二十五章》中,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是人類最好的老師。
他站在山之頂峰遙望天地,用精神力觀看天地變化,觀云卷云舒,觀雷霆雨露,整個人的心靈似乎得到了凈化一般。
從中原出發,陳恒之的足跡踏足天南地北,北到大興安嶺,南到嶺南之南,西到珠穆朗瑪峰,東到東海之濱。
在越過一座座山峰之后,陳恒之的心靈只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寬闊,他忘記了任務,忘記了喬峰、忘記了一切,心靈徘徊在天地間。
不管多么險惡的山峰,都無法阻止他的腳步;
不管多么高大的巨山,都在他的腳下跨過。
他的腦海中只有一個念頭,什么是意境?
這是一種令人感受領悟、意味無窮卻又難以明確言傳、具體把握的境界。
拳有拳意,劍有劍意,刀有刀意。
一法通,百法通,只要領悟了意境,拳意、劍意、刀意、槍意等只是外在表現形式而已。
領悟了意境以后,實力更上一層樓,同一分力,可以發揮出十二成、十四成、乃至數倍的威力。
可以說,體內真氣量沒有任何變化,但是實力可以憑空提升數成,乃至數倍。
不知道過去了多久,陳恒之在川河中,在狂風里,在怒浪下,不斷前進。
他毫無目的地,毫無前進方向,也毫無時間觀念,只是機械式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