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陵沉吟道:“那么,仲少你為何一直想讓他庇佑我們,你就這么信得過他?”
寇仲苦笑道:“陵少,不瞞你說,在皇宮中看到仙人下凡的場景時,你知道我心中當時有多震撼嗎?”
徐子陵難得的贊許道:“這一點我深有體會,那是我心靈深處向往的力量,也將是我一生的追求。”
“是啊!”
寇仲搓了搓手,說道:“我以前的夢想是做大將軍,封侯拜相、出人頭地,現在我不想了,仙界竟然真的存在,我也想修煉成仙,仙人啊!長生啊!
所以,我才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接近他,期望得到他的指點,要是能收我們為徒,就再好不過了。
陵少你也別笑話我,咱們以前四處要飯的時候,沒少受人白眼,可是我都不在乎。”
徐子陵拍了拍他的肩膀:“仲少,你說的有道理,我不該質疑你的。”
親眼見識了仙人的存在,心生向往之,世人皆是如此。
………
這一天,陳恒之從隋帝行宮出來,往回走去,腦海里還在回味著方才看過的武功秘笈。
楊家作為天下之主,也是最大的世家,藏書自然不會少,經史子集、孤本、缺頁多如牛毛。
武功秘笈自然是收集了一個滿滿的書架,然而,或許是有江湖大派干預,上乘武功一本都沒看到,江湖上不入流的貨色倒是一大堆。
當然,陳恒之一點都不嫌棄。
書籍,作為人類文明賴以傳承的重要法寶,從不會有低劣高貴之分。
同樣一本書,在庸人看來,只是看到了書中的內容,哈哈一笑就忘記了。
在聰明人看來,可以看到書中的精華,汲取到書中的智慧。
在天才看來,可以透過現像看本質,他可以通過書,看到作者書寫時期的心境,作者的思想,也可以看到那個時期的社會風貌,文化傳承。
在圣人看來,可以看到作者所處的整個人類文明。
所處階段的不同,看到的不同,所想的也自然不同。
這皇家書庫中珍藏的叢書,在陳恒之看來,有如絕世珍寶,通過這些書籍,他了解到這個世界的風俗習慣,了解到這個世界的來歷過往,了解到這個世界武道的形成。
哪怕是爛大街的一門武功,對于普通人來說,都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君不見此前的雙龍想要學武,都要去石龍的武館偷學。
那也是主角光環發揮了作用,否則,普通人偷學的話,怕不是早就被發現,亂棍打死了。
陳恒之通過書籍了解到,這個世界,武道興起之年已不可考,在春秋戰國時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流派眾多,高手眾多,史書上,將之命名為諸子百家。
秦末,帝失其鹿,群雄逐之。
有沛縣一無賴,得天之眷,問鼎九五。
天下名漢,傳至漢武,儒家有一高人,名董仲舒,以儒家功法大成,橫行天下,成為天下第一,上書漢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道家置身于外,遺世而獨立。
儒教成為主流,其余流派皆受到致命的打壓,從此,一蹶不振,幾近滅亡。
百家中殘余者,組建同盟,攜手聯合,共抗儒家,自稱圣門,儒家蔑稱其為魔門。
晉魏朝時,有外來釋門佛教東渡,傳入中土,經數百年發展,已成天下頂尖。
如此,天下勢力有四,儒家占據正統,道家隱世不出,佛門囂張跋扈,魔門惶恐不安。
其余者,皆屈居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