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連忙將曲轅犁的模型,和之前的馬蹄鐵、馬鐙一同收進袖子中。
卻只見,陳恒之站起身,拿起一塊墨塊,在硯臺中倒了一點清水,磨了一陣,再提起一枝毛筆,在桌上的宣紙上開始寫字。
“大秦萬世!”
寫完后,他擱下筆,隨后便看向嬴政。
嬴政嚯的一下站起身,雙眼瞪得老大,他哆嗦著嘴道:“這…這…這是何物?”
他的這里生起了驚濤駭浪,以他的聰穎,立刻就看出了陳恒之剛才寫字時所代表的含義。
現如今,整個大秦記載文字所使用的,還是竹簡、挫刀,因此,專門記錄史書的官員被稱為“刀筆吏”。
一片尺許長、二指寬的竹簡,頂多也就能刻下五十個字,地方官員上呈給始皇帝的一封奏折,就需要十數根竹簡所串成,組成一卷竹簡書卷。
嬴政每天處理公務所需要用到的竹簡,都需要一間專門的大殿來放置,俗稱“汗牛充棟”。
意思就是,用來拉竹簡的牛都要出一身汗;棟、房屋也!
可想而知,現在的知識是多么寶貴,而且又是多么的不方便。
聽到嬴政的疑問,陳恒之為他解釋道:“筆,以竹子、狼毛或兔毛制成,用于書寫;
墨,以煙料、膠等制成,用于書寫;
硯,以奇石雕成,用于盛墨;
紙,以草漿制成,用于書寫、印刷文字等。
具體的制作之法,我已經整理成冊,稍后你帶回去,讓人按照上面所寫的步驟操作,就可以制作出來。”
說完,又遞給他一本厚厚的冊子。
嬴政連忙恭恭敬敬的接過,臉色無比鄭重,仿佛是在迎接稀世重寶。
只聽得陳恒之的聲音響起:“這本書中,除了記錄有馬蹄鐵、馬鐙、曲轅犁、筆墨紙硯的制作之法外,還有活字印刷術。”
嬴政已經徹底麻木了,他木然的問道:“先生,何為活字印刷術?”
陳恒之拿出桌上的一個鉛字,沾了一些硯臺中的墨汁,在紙上印了過去,一個“秦”字便出現了。
他說道:“你看,這就是活字,把常用的字都雕刻成模塊,需要用到的時候再挑出來,按模板排列,涂上墨,便可在紙上印刷成書,可以用作大批量印刷,裝訂成書籍,讓讀書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讓所有人都可以讀書識字。”
嬴政麻木的問道:“這些物件的造價呢?”
陳恒之想了想,說道:“很便宜,比之竹簡,更便利;比之絲絹,更是便宜成千上百倍都不止。”
嬴政眼睛一亮,回道:“如此說來,這是一樁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啊!”
他已經想到,有了這些利器,足以讓他大張旗鼓的進行改造,對于六國余孽的處理,也有了更好的方法。
一瞬間,他腦海里浮現出無數個念頭。
這時,陳恒之又是一揮手,兩人的前面地板上,出現三個箱子,里面分別裝有數十斤的紅薯、玉米、土豆。
他對嬴政說道:“此三物,乃是我此前游歷時所獲;經過種植驗證,玉米、土豆二者可達畝產千斤以上,紅薯可達畝產數千斤,相信以秦皇的智慧,應當知道,這三樣物品對大秦乃至整個天下的幫助!”
陳恒之拿出這些劃時代的東西,只是想看看,這個世界,在嬴政沒死的情況下,又會走向何方,不為別的,只為這個世界的華夏人民,能過得更好一些,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