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罵完還不過癮,回過身來振臂高呼:“咱們排隊買高價糧不是自討苦吃嗎?孫家現在就有平價糧,而且以后各大糧鋪都有平價糧,咱們現在就去買啊!”
“走,我也去!”
“還有我!以后再不買王家的米了!”
“走走走,都走!”
霎時間,剛才排隊的老百姓竟全部散去,一窩蜂般沖向了孫家糧鋪的方向,剛才還大聲吆喝的伙計,直接看傻了眼。
“怎么回事?人怎么都走了?”
王掌柜本來在柜臺里面喝茶,外面發生了什么他并不清楚這幾天店里生意火爆,王掌柜也十分膨脹,而他也在算計著,若是照這個形勢下去,再用個十天,他就能回本了,然后把在其他糧鋪那里欠的賬一還,剩下的就是掙錢了。
雖然背著這么多賬,但他一點不慌,而且還非常嚴格的控制著每天的賣米量,因為他非常清楚,這米越往后越貴,所以他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多賣,當然了,老百姓經常不滿,鬧事者也常有,他都習慣了,所以剛才外面吵嚷時,他并不在意。
可人瞬間沒了,他慌了。
那伙計同樣一臉懵逼,想了想才說道:“掌柜的,我聽剛才那人說,孫家糧鋪好像又開始賣米了,而且還是平價賣米!那些人全部跑去買了!”
“什么?”
王掌柜的更是一臉詫異,因為他明明把汝州城所有的米都買來了,要不怎么會欠一屁股債?
而且現在剛過完冬,各家糧鋪的米也全是去年的存糧,今年的新糧還得等幾個月才下來,他就是算準了這段真空期,才敢漲價的。
那孫家的糧是哪里來的?
王掌柜的越想越納悶,最后索性站起來往外走,伙計見狀,趕忙問道:“掌柜的,你這是去哪啊?咱們這糧還賣不賣了?”
“賣?賣個屁啊!你沒看都沒人了?趕緊收了吧!我就不信他們以后不買!等他們再來買的時候,看我漲不漲價!”
王掌柜狠狠的啐了一口,又說道:“容我先去姓孫的那邊看看,看他在搞什么名堂!”
說完就拍屁股走人了。
而荊哲則站在角落處,嘴角上揚。
剛才那些排隊又走了的人,都是荊哲從張家酒坊里找來的演員,前面自然是演戲了。
當然了,雖說是演戲,可他們說的話卻基本是真的,只不過,孫家糧鋪賣的米并不是從其他城市運來的,而是張家酒坊用來釀酒的糧和聞香居存的糧食,控制一下的話,賣上個五六天還不是什么問題。
原來,荊哲在跟于利商量完后就決定了,先把張家酒坊和聞香居的米“借”給孫家或者其他米鋪,然后由他們平價賣糧。
而老百姓只要買到平價糧,再加上聽到官府的通知,叛亂持續不了太久,那誰還會擔心糧食的問題?又有誰會再花高價買王家的米?
荊哲聯系的那些糧鋪,之前或許跟王掌柜的關系還不錯,要不怎么會賒賬讓他把自家的米買光呢?可王掌柜后面辦的事太不地道,一直漲價不說,其他糧鋪想要再買回些米的時候,王掌柜就翻臉不認人了。
這就導致,其他糧鋪的老板現在對王掌柜深惡痛絕,非常配合荊哲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