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守城將士只愣了幾秒,然后就一起打開了城門,津西軍隊和西疆重騎兵團便浩浩蕩蕩的從西城門進了京州城,沿著主城街道,朝著東城城墻的方向進發。
……
因為京州城大街上沒了行人商販,所以街道還算寬敞,即使一同來了那么多軍隊,也依舊能夠快速通過。
只不過西疆重騎兵團的重量太大,而且規模和數量龐大,走在街道上,周圍的房子和墻似乎都隨著路面顫抖起來。
那些躲在家里的老百姓,更是人心惶惶。
這時,晉王在蘇立臣耳邊小聲說了幾句,蘇立臣聽完點頭,便找到了守城將士。
隨后,守城將士便在大街上喊了起來。
“南齊進犯,先帝遇害。晉王不遠萬里從津西馳援而至,現跟陛下一起抵御南齊…”
這話無疑是想安穩老百姓而已,果不其然,在不斷的喊話之后,有些大膽的老百姓就把門開了一道縫,觀看外面的動靜。
在發現外面沒有打斗、所有軍隊都有條不紊的往東城進發時,老百姓們這才相信,終于松了口氣。
隨后,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打開門,走出來,而且還為這些即將出城跟南齊銀縷軍對戰的將士加油助威。
說到底,這些百姓對于“殺了”安帝的南齊銀縷軍還是很憎恨的,所以恨不得現在就讓南齊銀縷軍血債血償。
看到這一幕,晉王滿意的點了點頭。
……
一刻鐘之后,大軍在東城城墻里集合完畢。
晉王、蘇立臣、西疆大王喀丹以及襄王蘇立民和青陽掌門一起上了城墻。
蘇立臣城外看了一眼,眉毛挑了挑。
此前幾天,南齊銀縷軍就在城外,他們也不攻城,也不撤退,就待在距離東城城墻外約摸半里開外的地方安營扎寨。
這個距離其實很考究,因為弓箭的最遠射程也就如此了,所以他們在那里安營扎寨,并不懼怕城墻上有人偷襲。
連續幾天,南齊銀縷軍都未曾前進或后退過半步,可現在,南齊銀縷軍卻非常統一的往后退了一里,遠遠的能看到,南齊三皇子齊軍廣正坐在馬背上,朝城墻上看來。
“這…”
蘇立臣有些詫異,因為看齊軍廣的狀態,仿佛正在等待他們開戰——或者說,他早就知道他們將會開戰,而他也準備好反擊了!
晉王同樣詫異。
他本來跟齊軍廣商量好的,等他消息,然后齊軍廣就開始攻城,兩人一個攻東城,一個攻西城,到時候蘇立臣抵御不下,只能乖乖投降,讓出皇位。
可現在他根本沒有給蘇立臣消息,他怎么就自己行動了?
而且這動作,分明就是防守反擊啊?
這是怎么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