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處弼不但詳細地解釋了他想要私人辦學的原因,同時,他還將他即將要辦學的構想和模式進行了詳細地分析。
李世民看著程處弼從懷中取出來的一本厚若書冊的玩意,目光落在了書封上。
就看到了上面有著幾個大字:醫學院籌備方案第三稿。
看到了最后面三個字,李世民的表情不禁有些動容地看向程處弼。
“我說處弼賢侄,僅僅只是辦一間私人的醫道私塾,沒必要弄得這么嚴謹吧?”
程處弼看到了李世民表情的變化,心中不禁為自己的小聰明暗暗竊喜,表面卻不露分毫。
很正經很嚴肅地道。“叔叔此言差矣,這僅僅只是一間私塾嗎?不,這代表著成百數千的醫務工作者。”
“而他們一旦走上了工作崗位,他們所需要面臨的那可就是無數條鮮活的生命,等待著他們去挽救。”
“醫學原本就是一項十分嚴謹的工作,而醫學的傳授和教育,那就更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
“就像小侄給秦伯伯治療舊瘡,他胸口的箭鏃,距離他的心臟,就僅僅只有毫厘之差。
稍有不慎,那就是一場無法挽回的悲劇。”
“所以小侄決定要自己興辦一所醫學院,那就必須從開始籌備的那一刻,就要慎重對待。”
“處弼賢侄你先停一停,待老夫看了你這份《籌備方案》再說。”李世民已然坐直了身形,表情嚴肅地打開了這本厚實的方案。
不得不說,程處弼為了這份籌備方案,的確也是下了一番苦功的。
單單說學校的建設,就考慮到了宿舍、食堂,課堂,甚至還有手術室等一系列的場所。
就連為了給醫學生提供足夠的解剖和練習的動物,旁邊還要搞出一個規模不小飼養園。
另外,為了讓這些醫學生們用力地專研學問,不受紙醉金迷的城市夜生活的干擾。
程處弼決定將學院建設在城外,具體選址,當然得等程處弼揮舞著財帛去跟人談。
李世民足足看了小半個時辰,這才將這份字數足有兩三千字的籌備方案第三稿看完。
再一次看向程處弼時,目光則顯得有些不同了。本以為這小子是小打小鬧。
結果看這上面的規模,怕是沒個幾百號醫學生是打不住的。
不過這些還都是小事,李世民更看重的則是里邊的一些學生規范。
例如,醫學院的學生,第四年開始在醫學院附屬醫學里邊擔任助手,時間需要一年。
一年之后,由院長程某人,介紹他們前往大唐各軍伍去擔當軍醫,時限為兩年。
年滿之后,再回學校,繼續深造一年。等到這一年課程完結并且合格后,
這才會由醫學院頒發畢業證,正好七年,這樣一來,跟大唐太醫署七年制醫學生的學習時長正好仿佛。
李世民已經在平定吐谷渾的戰役當中,意識到了華佗科醫者的厲害之處。
而如今程處弼的私人醫學院,愿意這樣支援大唐的軍伍,李世民當然是求之不得。
不管程處弼是出于拍馬屁,又或者是其他的目的,他這樣的做法,都讓李世民心中份外的舒爽。
“很好,老夫還真沒想到,你想要辦的這醫學院,居然還想要讓他們為國家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