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對對對,小弟我也是這么覺得的。”李恪皮笑肉不笑地呵呵兩聲。
有個屁的道理,老子活了這么大,第一回聽說酒要窯藏,還非得要窯藏到山洞里邊。
還不拿壇子,居然讓那些獠人在山洞里邊開鑿出一個個的巨大石槽,把酒倒在里邊窯藏。
那特娘的是窯嗎?分明就是臥槽的槽,槽藏還差不多。
但問題是,李恪吐槽歸吐槽,自己已然見識過處弼兄一次又一次的騷操作。
雖然每一次都那么的不正經,甚至是令人無語到極點,可偏偏到得最后,居然都證明他做得對……
所以,李恪覺得自己還是先穩一手,等到了窯藏地,若要是那些美酒已經被處弼兄糟蹋了,那再盡情的嘲笑他。
在南岸碼頭一下船,三人立刻打馬,繼續朝著順州狂奔,
#####
此刻得知大都督與程長史還有房典軍親自前來。
順州刺史者光自然不敢怠慢,親自與盧掌柜一起等候在漢唐商行順州酒廠一廠的酒窯窯洞前。
這酒窯的窯洞跟前,已然被一個大院子包圍起來,里邊有不少的屋子。
而此刻,者光他們就坐在那間最大的辦公室里邊喝著紅茶,烤著鐵爐子取暖,耐心地等待著貴客的到來。
在旁邊一個鐵爐的周圍,那里是四位上了年紀的老師傅。
此刻雖然烤著火,喝著茶,卻仍舊在那里嘰嘰歪歪的爭執得面紅耳赤,似乎在相互鄙視。
者光回過了頭來,看到了那四位來自于順州漢唐商行一二三四廠的四位釀酒總把頭。
不禁有些蛋疼地朝著盧掌柜低聲道。
“他們成天這么吵吵嚷嚷的,不覺得累嗎?”
盧掌柜掃了一眼,忍不住翻了一個白眼,無可奈何地道。
“沒事,聽著聽著就習慣了,畢竟他們是理念之爭,這很正常。”
這四位釀酒的總把頭,漢唐商行的董事長親自作出的批示。
花了重金,從大唐的江南、江北,以及蜀中請來的三位釀酒大師。
還有一位是順州本地的最有名望的釀酒老師傅,所擅長釀造的就是用當地做掃帚的高梁釀出來的一種叫枸醬酒的美酒。
這種枸醬酒程處弼自然是嘗過,說實話,算是低度酒里邊的極品。
江北的那位來自滎陽,是有名的滎陽土窖春酒的釀酒老師傅。
而蜀中那位則是來自于綿竹燒春酒的釀酒老師傅。
至于江南那位,則是江南一帶最擅長制作小麥高溫曲,釀造黃酒的老師傅。
沒辦法,程處弼雖然生長在煙酒茶聞名于世的大西南,但問題是他又不是釀酒廠的家屬。
對于后世的釀造工藝,他也是兩眼一抹黑的那種。
不過好歹也是曾經喝過茅臺酒的愛酒之人,也很好奇茅臺酒的獨特發酵工藝。
好歹也是喝過真茅臺、真賴茅、真杜醬的國產白酒忠實用戶。
而且但凡是喝酒的人都知道,特別是一幫子人,難得喝到某種好酒的時候。
鐵定都會十分關注這酒為什么這么好喝,憑什么這么好喝,更有好事者會直接拿起手機開始百度。
洋洋得意地顯擺起自己比別人多了一百度的酒文化,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