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李恪滿臉嫌棄地提著襟,來到了與程三郎肩并肩的地方。
就看到了處弼兄斗志滿滿地抬起了手臂,憑空那么一拔拉。
“那是自然,不過人多力量大,等那萬國園行宮整得差不多,咱們的那些建筑隊就可以移師這邊。”
“根據之前洛陽令那邊傳遞來的資料,南邊的二十六個坊市已經變成了廢墟,另外還有六個坊損毀嚴重,只要少部份地區有人跡。”
“我們可以先針對一到兩個坊,搞出了一個樣板來,跟那些各坊零星的居民進行置換。
將那六個坊零散的居民都遷入其中,如此一來,咱們就得到了近三十個坊,大有可為啊。”
在古代人的眼里,這玩意叫坊,對于程三郎而言,完全可以將一個個的坊,當成后世的大型住宅小區來看待。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坊,與后世的大型住宅小區,還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都是封閉是管理,都有看大門的,也有打掃衛生的,同樣也有綠化,還有小超市,嗯,這個時代叫草市。
只不過,這個時代沒有人收停車費,沒有人收發快遞,也沒有用來進行體育鍛煉的全民健身運動器材,至于綠化嘛……
綠化……嗯,根本不用綠化,這里就跟荒郊似的,哪還用自己去主動綠化?
只要將那些已經在這里生長了二三十年的樹木保留下來,就跟原生態公園似的。
只不過地面必須好好的平整還有清理,萬一有人很有精神的搞夜或者是晨跑。
突然看到路邊那瘆人的白骨,不把人給嚇出毛病才怪。
長安的坊,洛陽的坊,程三郎這些年也接觸了不少,有著豐富的實地走訪經驗。
再結合他所認知的后世優質小區的模式,程三郎有著相當大的把握,將那洛南地區的三十多個坊,建設成為三十多個優質樣版小區。
至于那六個零星住人的坊市拆遷工作,程三郎不敢說自己有經驗。
但是沒吃過豬肉,好歹見過豬跑路,在美麗的大西南地區,許許多多的棚戶改造,向來都是新聞報道的重點。
程三郎猶記得,后世全國最大的棚戶區改造項目,也在美麗的大西南,嗯,這片棚戶區改造之后,有著一個相當有靈性和充滿鄉土氣息的名字:花果園小區。
#####
程三郎猶記得自己曾經去那里溜達過,特別是那里的那個大廣場,夜景特別漂亮。
特別是每當夜晚來臨的時候,音樂聲一響,成千上萬人在那里跳著廣場舞,那種規模,那樣的場面,簡直可以用浩蕩才能夠形容。
而在這個時代,想要讓成千上萬人整齊劃一干點啥,除了軍隊這個大集體,其他的根本不可能。
此刻,大批的漢唐商行的工作人員,正在這里測量著這些廢墟考慮應該怎么解決掉這些玩意,能用的物料,應該堆放到哪里去,哪些地方需要保留。
這是一個需要一定時間來進行劃時代的項目,反正程三郎不著急,畢竟現階段,萬國園行宮正在加班加點的進行著建設。
等到那邊搞得差不多,建筑隊才會陸續撤到這邊來。
二人巡視完了這邊之后,再次上馬,望北而去,不過他們沒有徑直前往天津橋那里過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