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叫啥?一石好幾鳥的好事情,你爹憑啥不愿意做?”
“……”李恪頓時腦子一亂,一石二鳥聽說過,但是這一石好幾鳥是什么鬼?
無可奈何的吳王殿下臉色發黑地抹了把臉,鄭重地提出了警告。
“處弼兄,拜托你說話的時候注意一下你的形容詞,你覺得我爹樂意當鳥嗎?”
“行了行了,莫要計較這些言辭上的小瑕疵,就問你,這事你覺得值不值得干?”
李恪的眼珠子轉了好幾圈,最終一咬牙一跺腳。
“成,不過處弼兄你去跟我父皇說吧,這事小弟我……喂,處弼兄你干嘛去?”
最不樂意搭理這種有利益老子跑第一,有黑鍋兄弟們頂住的混帳玩意。
#####
“你們這是有事?”李世民懶散地伸了個大大的懶腰,打量著步入了文成殿偏殿的程三郎與李恪。
就見程三郎討好一笑,伸出了手,遞上了一疊圖紙。
“叔叔,上一回你不是跟小侄說過,但凡是有好東西,都給你老瞧瞧……”
李世民聽得此言,不禁一樂,接過了圖紙攤開一打量,只看到了橫橫直直的線條,不禁有些發愣。
“哦?你小子又發明創造出什么好東西了?這是什么……”
“叔叔,看后面的,這是鐵索橋,這是小侄我當年在瀘州興修水泥官道之時。”
“根據瀘州的地形崎嶇多變,溝壑縱橫,而設計出來的一種簡單,卻又十分實用的橋梁:懸索橋。”
李恪安靜如雞地坐在一旁,由著處弼兄在那圖紙上指手畫腳的跟親爹講述著何為懸索橋,以及這懸索橋的優點。
李世民詳細地詢問了一番之后,不得不承認,程三郎設計出來的這種橋梁,不但適合用于地形崎嶇多變,溝壑縱橫的劍南道,同樣也適合許多的地方。
“好小子,果然藏著好東西,若不是那天跟你知會過,怕是這玩意你也不會告訴老夫的吧?”
程處弼呵呵一樂,頗有些靦腆地說著很不謙虛地話。
“瞧叔叔你說的,小侄只不過是鼓搗出來的好東西太多,一時之間想不起來而已。”
“……行,下回等你記得其他的好東西,莫要忘記告訴老夫,趙昆,速速遣人去召工部尚書過來見朕。”
看到大唐皇帝陛下那副滿臉歡喜,已然迫不及待開始搖人的狀態,程處弼決定打蛇隨棍上。
“叔叔,其實小侄能夠想到這懸索橋,還是因為今日正好閑著無事,到洛水畔去溜達,看到了那些洛陽城內的百姓。”
“為了過這條橫于洛陽城中的寬闊河流,在那里辛苦的乘舟,這才想起來。”
李世民挑起了眼,打量著在跟前擺出了一副憂國憂民模樣的程三郎。
“別跟老夫廢話,有事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