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侃侃而言,眉飛色舞的大唐兵部尚書在這里陳述著他那毒辣的計策。
聽得大唐皇帝陛下眉飛色舞深以為然,幾位文臣也都頻頻頷首不已。
程大將軍撫著濃須,雖然以力服人方面,李績兩個都掐不過自己,搞歪門邪道,那貨也不是自己的對手。
但是在行軍作戰,哦不……在搞這些陰謀詭計方面,還是這小子更有一套,略微比老夫超出那么一絲絲。
雖然這些草原部落派出了大量的兵馬追隨薛延陀,但是他們的部落肯定不可能全擠在一個地方。
再加上剛剛經歷了冬天,牛羊需要大量的食物,諸部落必然是分散開來的。
而大唐就可以分兵多路,如此一來,大度設麾下的聯軍,若是知道自己的老巢有貴客到訪,不跑才怪。
李世民微微頷首,目光一轉,落在了那位老神在在,一直不發一言的李靖身上。
“老愛卿,李兵部之策,你覺得如何?”
李靖緩步繞著那個巨大的沙盤,看了李績一眼道。
“李兵部的意思,想必是顧慮到那吐蕃,所以才會提出兵貴精而不貴多之建議。”
李績朝著李靖一禮,大手指了指那巨大沙盤的另外一個方向,表情很是嫌棄地道。
“衛公利眼,績所慮者,正是吐蕃,而今我大唐與吐蕃之間,不敢說勢同水火,但是,也絕不友善。”
“之前,吐蕃便已經對那吐谷渾連連征伐,吐谷渾連戰連敗,已成一厥不振之勢。”
“之前吐谷渾王聞吐蕃大軍來犯,更是攜妻帶子,逃往我大唐廓州,哀求我大唐出兵往援。”
“若是我大唐興主力大軍以討薛延陀,那如今與我大唐有隙的吐蕃,絕對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
“既便不敢入我大唐疆域,也定然會將整個吐谷渾給吃下去。”
“若是如此,我大唐與那吐蕃之間將再無緩沖,而吐蕃獲得了吐谷渾的人口與土地之后……”
“說不定,會助長吐蕃北望這一帶的野心。”
#####
原本還在竊竊私語的一干人等,全都都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績拿起了一根長棍,在那巨大沙盤上比劃的那一帶范圍。
所有人的表情都漸漸地變得肅穆,李世民更是兩眼冷冽如刀,死死地盯著那條從長安,經隴右,一直向西而去的道路。
大唐能有今日之富庶,與掌握著這條極其重用的國際商路有著很大的關系。
只有維持和保證這條商路的通暢,大唐的各種特色物產,才能夠售賣到西邊那些購買力十分強大的國度。
而換回來的許多物資與財富,同樣也能夠讓大唐獲益非淺。
這條商路,之前東突厥威脅過,西突厥也威脅過,還有像吐谷渾、高昌那樣不自量力的小國也在那里跳騷。
大唐給予他們的回答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當你侵犯到了大唐的切身利益之時,大唐會讓你徹底的躺下臣服。
“陛下,臣以為,李兵部的顧慮雖然有道理,但是我大唐若征討薛延陀,需以力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