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回到了殿內,這才剛坐下,長孫皇后給李世民端了杯茶湯之后,正色言道。
“夫君,妾身想要跟你商量個事情,是關于父親的。”
“父親怎么了?”李世民看到了長孫皇后的表情,不由得心中打了個突。
“父親很好,可妾身有些擔心,咱們離開了東都洛陽,回長安主政,而獨留父親在此,終究有些不妥當。”
“畢竟父親年歲已高,且又喜歡熱鬧,若是讓他一人留滯于此,妾身實在放心不下。”
李世民的臉色凝重地點了點頭。“不錯,為夫也甚是發愁,之前不想讓恪兒離開洛陽,就是考慮到父親。”
“可是,劍南道之戰略,乃是以程三郎為主,而恪兒跟他搭檔多年,兩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若是遣其他人,為夫擔心會出紕漏,那樣一來,應對吐蕃的戰略有可以會出大問題。”
“妾身明白夫君的意思,其實妾身倒是有個想法,既然恪兒不能留下,不如,讓承乾過來。”
李世民不由得兩眼一亮,大手輕擊前額,咦,這倒真是個好辦法。
父親喜歡熱鬧,正好,承乾已然有了三個娃,而且李象那小子也甚得父親的歡心。
再加上承乾是個孝順的孩子,太子妃蘇氏也是個知情識趣的好兒媳。
之前,太子在那驪山行宮之時,就是父親在那里陪伴孫兒,現在讓孫兒過來陪伴祖父,這樣的操作沒毛病。
他們前來東都,正好以侍奉祖父的名義,跟父皇一起居住,既解決了父皇喜歡熱鬧害怕孤單的問題。
同時派太子一家過來照看太上皇,代自己這位親兒子盡孝心,也顯得名正言順。
“觀音婢此策真乃是為夫的及時雨啊,好好好,此策不錯,回頭我就去跟父皇好好說說。”
“相信父皇肯定不會有意見的。”
“夫君覺得此策可行便好,妾身希望父親能夠在這洛陽能夠開開心心的,畢竟,父親是為了夫君,才會留滯于此。”
李世民也是輕嘆了一口氣,用力地點了點頭。
“這點,為夫自然知曉,只待這萬國園行宮一成,為夫就會盡快推動遷都。”
“無論如何,為夫都不希望父親的這一番苦心白費。”
#####
“妾身聽娘親說起,夫君你很快要離開中原,前往劍南道了。”
“嗯,是啊,你爹今日已經跟我說了,因為薛延陀那邊一旦生了動靜。
已經與大唐生了間隙的吐蕃,必定會向那如今虛弱無比的吐谷渾下手。”
“所以,你爹在咱們成親的那段日子,就已經安排了房二郎率領兵馬輜重先行入蜀。”
李明達一雙亮晶晶的明眸看著夫君那張仿佛永遠都自信從容的臉龐,一想到昔日夫君在劍南道干的各種大事情。
還有夫君為了逗自己解悶,編撰出來的那《程三郎劍南道演義》。
李明達的嘴角壓抑不住地飛揚起來,看了一眼身邊坐著的武姐姐。
嗯,武姐姐打量著夫君的表情,看樣子,怕是跟自己想的差不多。
“……夫君,你去了劍南道那邊,準備干什么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