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率的兵馬,也非朝廷精銳之師。所以他們擔心,若是全力站在了咱們這一邊。”
“萬一咱們跟吐蕃爭斗,落于下風,還能夠退回唐境。”
“可是他們卻只能滯留在那劍川城外,迎接他們的,必定會是那吐蕃人暴風疾雨一般的報復。”
聽到了處弼兄的這番分析,李恪也不得不點頭承認,的確是這個道理。
“那怎么辦,難道咱們就準備自己單干?”
“沒想到,信心十足地來到了這姚州,正事這才剛剛開個頭,就遇上這等難題。”
程處弼看了一眼開始皺起了眉頭的李恪,直接就樂了。
“你覺得這是難題?”
“想要讓他們跟咱們竭盡全力,與我大唐共進同退,其實簡單得很,只不過看咱們樂不樂意做而已。”
看著信心十足的處弼兄,李恪不禁有些牙疼地砸了砸嘴。
“處弼兄,你有辦法?”
“呵呵……”
“行行行,我知道你有,但是那些辦法,都不太正經是吧?”
#####
程處弼不樂意地瞪起了眼珠子。“正所謂兵不厭詐,用兵還講仁義的那位宋襄公就是反面典型好不好。”
“成成成,小弟我說不過你。咱們還是來說點正經的,接下來應該怎么辦?”
聽到了李恪這句疑問,程三郎兩眼微瞇,慢條斯理地道。
“急什么,還有一位重量級的角色還沒有趕到劍川城,等見了他之后,咱們再確定下一步應該怎么辦。”
“誰?”
“當然就是那位叫尼瑪的高原豪商。”
李恪一頭霧水地打量著處弼兄,總覺得像處弼兄這種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他不是象雄國的,而且他想的也就是讓象雄復國,而象雄之地,可是在那吐蕃之西兩千里外,就算是來了這里又能如何?”
“別著急,回頭你就知道了。”程處弼嘿嘿一樂,得意地挑了挑劍眉。
對這位做事鬼鬼祟祟的處弼兄,李恪實在是無奈之極,罷罷罷,他不說,難道還能嚴刑拷打?
“不過處弼兄,咱們就三萬多的雜兵,你這邊號稱十萬,到底是想要干嘛?”
“當然是疑兵之計。”程處弼一邊吃著菜,一邊解釋道。
“畢竟,若我們真有十萬精銳之師,肯定第一時間就率領直接上高原了。
哪還需要顧及什么,靠人海戰術,堆也能把吐蕃南部幾個重要關隘堆下來,然后再從容待敵。”
“但問題是,咱們就只有三萬多的雜兵,而且都是來自各獠各詔。”
“號令不一,軍容不整,就這樣一只隊伍,你敢拉出來與敵交戰?”
“那邊可是傳來了消息,吐蕃國主可是遣來了兩萬精銳,再加上南部地區原本的兵馬,怕是也不下三萬余眾。”
“所以,我們要干的就是實則虛之,虛則實之……”
看著處弼兄眉飛色舞的模樣,李恪一臉呆滯地看著對方,干巴巴地問道。
“兄臺你能不能別盡是廢話,直接說你想干嘛行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