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喜三星獲得首場勝利。”
看著破碎的藍水晶,米勒沉重說道:“說句不好聽的,第一局結束后,OMG的小伙子們該要反思反思了。”
“全場唯二的兩個人頭,皆是一個輔助牛頭帶起的節奏,中野選出強勢的蛇女和夢魘,居然一次聯動沒有打出來,到底是怎么想的?!”
米勒的語氣很沖,“另外,還有納爾,你就算面對凱南有劣勢,可也不至于對線直接被打穿吧?”
“要不,還是換大哥他們上場吧。”記得也憋屈附和:“畢竟,老將的經驗在對陣三星,應該能起到挺大作用的。”
如果可以,他們也想脫下解說的衣服,指定要跟臺下的觀眾一起罵娘了。
在他們外人看來,OMG本場比賽打的迷迷糊糊,根本不知道干什么,經濟也止不住的落后。
除了下路那波,有點掙扎的意味外,其余時間就銷聲匿跡了。
可事實上,
OMG沒有找機會嗎?
找了!
從頭到尾,小六視線就沒脫離過小地圖,只要看到哪路壓線,急忙就跑了過去。
可是,
每到半途,敵人不知道從哪里來的視野,一下就探測到他的身影,進攻只能無功而返。
冷少的蛇女也是如此,他想要尋求擊殺的機會,可皇冠哥壓根不給他機會。
補刀倒是壓了不少,可對于局勢來說,只能算得上是杯水車薪,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
比急,他們作為選手,比現場的任何人都急,可奈何對手不給一丁點機會,完全是有力使不出啊!
這就是寒國賽區,特有的‘團隊式運營’的可怕之處。
我們在經歷過S8和S9奪冠之后,賽區的風格,一直在追求極致的個人主義,認為只要把操作做到完美無瑕,就能獲得勝利。
這是IG奪冠,帶來的后續影響力。
所以,每贏下的一場比賽,我們最能清晰可見的,就是某某某太強了,一個人打爆對面,帶隊贏下勝利。
強烈的個人英雄主義,一目了然。
可終歸要說的是,世界上能有幾個IG?
每一支能奪冠的戰隊,都是獨一無二的。
但唯有一點不變的,就是戰隊對于版本的理解和運營。
寒國戰隊為什么討厭,在對線期打架?
首先提一點,在改變風格之前,LCK選手的個人能力,一直是舉世聞名,占據五個世界第一寶座,不是打不過。
可為什么不打?
原因很簡單,就是收益最大化。
在LCK的看來,我能靠著版本理解,兵不血刃的吃下你們隊伍,我為什么要選擇,前期冒進的線上打法那?
要知道,每一次換血就是猜拳,猜對了獲得收益,猜錯虧得連褲衩都不剩。
(ps:相信今年關注比賽的書友,應該會深有體會。)
至于IG,
為什么敢瘋狂換血,追求打出線上擊殺,或者把對手壓爆?
自然是因為他們四個位置,都具有Carry的能力。
Theshy追求換血,難道沒有失誤被殺的情況嗎?
有,甚至是數不勝數,可IG其他位置能給他兜底。
有的隊伍一次失誤,整局比賽就會崩盤,而IG出現失誤,就會開啟以少打多的buff,以強悍的個人能力,擊潰對手。
除了IG,還有哪支隊伍敢這么玩?
但是運營則不同,
寒國戰隊會把前期猜拳帶來的隱患,降低到最低,旋即利用版本理解和沉著冷靜的運營指揮,贏下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