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光”也被圈內稱為“火光”!
不難理解,任何瓷器或者青銅等金屬都必須經過高溫燒制,所以便有了“火光”。
這塊金屬牌子,同樣需要高溫和打磨,產生金屬光澤。
但為什么在圈內要稱為“賊光”呢?
一個“賊”字,便形象地挑明了一切。
“賊”者,賊眉鼠眼也,梁上君子也,不勞而獲也,弄虛作假也!
哪怕有些讀書人厚著臉皮說什么——讀書人的事情怎么能叫偷呢?
實際上沒有什么兩樣,總之,盡是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常有圈內賣家拿新東西冒充老東西。
比如:瓷器、陶器、銀幣等等。
但在圈內真正懂行的人,一眼便可看出新東西那層浮在表面上的“賊光”。
一時間,鄂元駒也有些語塞。
不過好在鄂元駒也算頭腦靈活之輩,馬上被他找了個理由牽強的應對了過去:
“這!應該……之前是保存的好,他們幾個來之前也不太懂,以為新的好賣,所以將這塊牌子,好好的清洗打磨了一番。”
做得再好,再真,那層“賊光”也是浮在表面的,而不是長上去的。
打個比方,老東西的光,是皮膚,是骨肉;
新東西的光,則是衣服,是脂粉。
逝去的歲月這東西是容不得說謊的,一個“光”足以涵蓋和說明一切。
常有圈內賣家為自己的東西辯解,說:
之所以有“賊光”,是因為保管得好,做了清洗打理。
一派胡言——
保管得好,只跟東西的品相有關,而與“賊光”、“包漿”無關。
這話也只能拿來糊弄一下,啥也不懂的許寧許大少這個冤大頭!
旁邊打扮老土的三人之前在聽到許寧詢問包漿的剎那,神色也很是為難,一個個皺著眉頭,心中不由嘀咕,看來這次買賣要黃,白來一趟了。
若不是,鄂元駒之前就和他們商量好,讓他們不要多話,只在一旁看著就行。
此刻,恐怕早就落荒而逃了!
被人說的這么明白,還淡定的坐在這里糊弄人,也只有這位不要臉的鄂元駒了。
現在聽到鄂元駒現在的解答,三人心中暗暗感激。
不愧答應給出一部分分成給鄂元駒。
若是一不小心,瞎貓碰到死耗子,真的將生意談成了,一定要好好感謝對方一番。
自己三人果然不是談生意做買賣的料,看來回去之后,還是老老實實的做自己的摸金校尉吧!
若是在弄到什么稀奇古怪,又不方便出手的東西,繼續找這位鄂元駒出售給這位冤大頭大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