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車就停在了外面的停放區,還有專人負責添草料。程密一行就扛上麻袋,捉上雞、拿上托盤出發了。
這詭異的造型成功贏得了路上一眾行人的側目。
不過,娃娃們倒是沒有被那目光影響。一個個只是瞪大了眼睛瞧著書院。
只見大小不等的房屋錯落有致地排布著,廊亭幽深,縱橫相接,每個天井的花壇里還都栽種著象征科第吉兆的桂樹。
柱子娘使勁捅了一下柱子爹。
“柱子他爹,一會走的時候,無論如何你得給柱子折一枝桂樹枝帶回去,給兒子求個好運。”
柱子爹:……
第二輪比試的地點在文會臺,是一個能容納幾百人的長方形戶外講經場。
文會臺前立著一尊孔圣人的雕像,旁邊還有一塊巨石書寫著“上善若水”四個大字。這書院真算是縣里最氣派的所在了。
大家拿著抽簽得來的號碼牌依次入場,霎那間臺下就烏壓壓坐滿了人,幸好書院的人早已安排好落座的位置,也不至于像鬧哄哄的集市一般。
“咣!”
鑼鼓一響,比試正式開始。
桃源書院的院主陶一鳴大人率領書院以及其他學堂選拔過來的名師組成了主考官,坐到了第一排的位置。
“我是一號,我的才藝是安靜地發呆一分鐘——”
第一位登場的這位梳著朝天髻、一歲上下的小弟弟你是認真的嗎?
一分鐘后,小弟弟表演結束了,朝著臺下鞠了一躬,果然人家是認真的,真的是一動不動地在臺上發了一分鐘的呆。
臺下觀眾:懵了……給點鼓勵的掌聲吧……
陶院主:他的第一輪吟誦真的過關了嗎?
“我是二號,我的才藝是牙齒奏樂《高山流水》——”
第二位登場的小萌娃真長了一嘴大白牙,他齜牙咧嘴、叮叮咚咚演奏地《高山流水》,真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臺下觀眾:……繼續懵,給點鼓勵的掌聲吧……
陶院主:娃娃們是不是都拿錯了本子、跑錯了臺子?
經歷了兩場令人驚詫的表演,后面的表演雖然還有一些令人啼笑的表演,但有不少也走上了正軌。
有彈琵琶、古琴的,有臨場作畫寫字的,有寫詩做賦的,還有跳舞唱曲、舞刀弄槍的……
更多的娃娃,還是選擇了和第一關一樣的才藝——吟誦,畢竟有機會學習琴棋書畫的娃娃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孩子能學學經典、背背詩文已是出類拔萃了。
那陶院主的臉有些一言難盡了,早跟那宋縣令說過,不要高估了普通老百姓的水平,他總是不聽,看他后面怎么收場。
蘇漫出場也是中規中矩的吟誦,那陶院主全程都沒有抬起頭來看上一眼,蘇放在旁邊看得捶胸頓足,直想沖上臺去替自家姑娘表演。
終于,輪到程密帶隊的斜川男娃組合登場了!娃娃們腳步鏗鏘地走上臺。
臺下,程密則指揮著柱子、鐵憨、大牛的爹娘每人端一個木托盤也來到臺下正中央。
“起!”
這一聲喊,成功讓坐在第一排正中間的陶院主抬頭了。
隨著這一聲喊,六個人一起簸起托盤里的玉米,霎那間飛起的玉米粒,組成了六個大字——斜川男娃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