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自從上次鐵憨娘和大牛爹送了雞過來做謝師禮之后,現在家里已有三只母雞和兩只公雞了,每日雞窩里都異常熱鬧。
以往家里那只快成精的老母雞,當之無愧的晉升成了老大,每日作威作福,想啄哪只啄哪只,一點也沒有做母雞的基本修養。
新來的四只就只能做低伏小了,挨欺負更是家常便飯,好在戰斗力也是日益精進。
這雞窩說不定是個藏銀子的好地方。
“娘,這只雞今天打架受傷了,我們把它做成叫花**!”
“娘,這只雞好像熱得中暑了,我們把它做成燜**!”
“姑姑,這只雞不太開心,是不是得了憂郁癥,我們把它做成紅燒**!”
“娘,這只雞吃得太多了,我們家實在養不起,還不如把它做成烤雞!”
程密:……
家里的小吃貨們動不動就來雞窩傾訴心聲——訴說他們想吃雞的一百個理由,真是對公雞母雞們的靈魂造成了巨大傷害。
程密實在聽不下去了,真是太殘忍了,小男孩對動物貌似天生就沒有什么同情心呀。
“你們幾個,天天就惦記著吃,這雞咱們都養了這么久了,得把它們當做家人一樣來看待才是,我給你們說一首詩吧。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你看公雞每日早早醒來,按時叫咱們起床,多么盡職盡責,雞可是咱們家的大功臣呢!”
程密心中默默地對唐伯虎說了聲抱歉,您這首詩我先征用了!
三小只動作整齊地撓撓頭,不好意思地笑了。
“娘,你說的這首詩真好聽,我要去記下來!”蘇植拍了拍手,就招呼著吉元哥哥和蘇楠弟弟回屋。
“好,記得旁邊還要畫一張錦雞圖哦,你們一會搬好板凳來雞舍這里臨摹!”
一邊畫簡筆畫,一邊學詩歌,這可是程密獨創的學詩方法。
每個孩子對詩句和詩里的元素都會有自己的理解,畫出來的圖也是各有千秋,很有意思呢。
尤其是住在這山野農村,處處有詩意,程密就特別喜歡教他們一些山水田園詩。
三小只都很喜歡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小奶音齊聲答道:“好!”
程密很是滿意,從雞窩里掏了三只雞蛋就回屋了。
……
斜川河邊,四個身影迎著斜陽蹲在沙地上籌劃。
“大哥、二哥、三哥,那娘們很是警覺,回去沒干別的,就開始琢磨該把銀票放哪了。”
說話的那位頂著個雞窩頭,上面沾滿了雞毛很是狼狽。
對面站著的三位,第一位年歲稍長、滿臉苦大仇深,是抽獎失敗的那位帶頭大哥。
第二位一臉不耐外加氣急敗壞、脾氣暴躁,正是上午跟柱子娘打賭失敗、抽獎失敗的那位,是暴躁二哥。
第三位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挖著沙坑,仿佛一切都跟他沒關系似的,是冷漠三哥。
“那你弄明白沒有,她把銀票藏哪了?”暴躁二哥拿著拳頭咣咣咣地砸壞了三哥剛剛挖的坑。
“二哥,對不起,我沒有”,雞窩頭撓撓頭,一臉歉意。
“我剛在后墻跟躲好,只聽得一兩句就被一只突然從天而降的母雞給啄了,那只母雞簡直是我見過的最可怕的母雞!哥哥們,你們一定要幫我報仇雪恨啊!”
雞窩頭老四一邊摘著雞毛,一邊回憶起那可怕的情景,不禁哭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