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肉也太好吃了,我舌頭都要被吞進去了,我媳婦的廚藝啥時候這么優秀了!”
“這真是肘子?怎么入口即化,打鐵大半輩子,第一次碰到這么軟的東西!”
“這豬耳朵爽脆柔韌,又麻又辣,比以前白水煮的好吃一百倍!我再也不敢說我家是養豬的了!”
“東坡肉比之前的更清香了,可是你媳婦又想出了什么新配方不成?”
“兄弟,你咋這么有福氣,有這么能干的媳婦呢?”
“兄弟,你何德何能,配擁有這么能干的媳婦呢?”
三個大男人雖然沒下廚,但八卦起來跟長舌婦們也沒什么兩樣。
柱子娘干了那杯酒之后,本想著大家也跟著端起來。沒想到老爺們一個個地討論八卦,小子們則盯著桌上的菜肴直接下手了,嘴里贊嘆個不停,直接把柱子娘晾在了一邊。
“怎么都下手了?一個個猴急的……”柱子娘嗔笑道。
“娘,真的香!真的香!”柱子吃得滿嘴流油。
柱子娘眼看沒辦法調動氣氛了,他們一個個狼吞虎咽的別的事都已經拋到腦后。柱子娘也不去費那力氣了,抄起筷子就加入了搶飯的隊伍……
滿滿一大桌子菜,不過一會兒的工夫,就吃得連渣兒都不剩一點了。
程密心滿意足地吃完了這桌菜,對明天開業更是信心滿滿了。
吃過飯后,程密又去琢磨樓上樓下掛著的字畫。
那陶掌柜不愧是文化人,每一幅字畫都格調滿滿,但作為一家酒樓來說,格調太高就會曲高和寡了,最重要的是要有熱熱鬧鬧的人氣。
她一口氣摘掉樓下所有的字畫,讓娃娃們都抱到樓上去了。
樓下的布置,程密打算別出心裁,掛一些與豬相關的字畫,也好凸顯店里以豬肉作為主打的特色。
話說自古以來文人畫里豬的形象出現的并不多,文人們覺得豬粗蠢、笨拙、低賤,難登大雅之堂。
直到近現代依賴,畫豬出名的名家才涌現出來,如徐悲鴻、齊白石、王夢白、劉繼卣、黃胄、華君武、黃永玉、韓美林等等,可謂是高手輩出、精品頻現。
程密自己是屬豬的,對豬本就頗有幾分好感,前世也曾費心收集了不少名家畫豬的名畫掛在自己的小屋里(當然都不是原作,只是從網上搜集了圖片打印出來的),日日看天天看,有時候還帶著小朋友們臨摹一幅兩幅的,那些畫應該說早就都長在她腦子里了,此情此景之下,她也就很不客氣地直接借來用啦。
程密帶著孩子們上了二樓,在臨窗的雅間里落座。
要么說陶掌柜不會坐生意呢,這雅間里的桌子都是大長條桌,一看就是適合寫字看書的桌子,吃飯應該用大圓桌才是。
但這長條桌對于程密開神童培訓班,卻是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