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她們吵得不像樣,林茜檀回來時暫時散開了去的那些聽墻角的人又跑了回來,且那兒看熱鬧的還越聚越多。
不到中午,滿府的人便都知道林茜檀屋子里出了內賊了。可林茜檀渾然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像是不在乎被人說似的。
宋氏憤憤不平:“小姐怎么就放了她?”
林茜檀笑:“我不打她,她從這里出去,只會被某些人打得更慘。”
林茜檀沒有工夫在晴川的事情上多做耽擱,也懶得理會這個她身邊曾經的第一丫鬟從她這里離開之后會變得怎樣。她從一堆幸存的母親遺物里拿出那封裝了書信的盒子,單獨擱到妝奩里頭收好,然后才去了沈氏那兒。
沈氏交代她幫著寫些禮單,而林碧香則是在另外一間屋子里寫請帖。
林茜檀覺得,她在眾人眼中應該是大字不識的,更遑論書法。所以想著刻意把字跡抄寫得難看些。可也許是因為習慣使然,寫出來的字還是泯滅不去被陰韌調教那幾年練出來的那一股神韻,想著差不多也就得了,因而也就沒有刻意去改。
林碧香從頭到尾也不知道林茜檀寫出來的字是什么樣子的。她還滿心歡喜地等著林茜檀給她做陪襯。
等到當天晚上沈氏一時興起,親自過去翻了翻到次日才會被送出的那些東西,看得眼睛也大了。
叫來婆子一問,婆子又說,所有禮單全是林茜檀一人書寫,的確并沒有旁人代筆,沈氏才敢相信,紙面上隱有風骨的字跡,是出自林茜檀之手。
都說練就書法并非一朝一夕,林茜檀的字體當中,也的確有幾分揠苗助長的“催熟”感,但字形工整有力,不說多好看,卻也已經可以看出來書寫之人隱含的騰飛意象了。
沈氏驚異之余,自然也產生疑心。林茜檀從小在她跟前長大,她不說多疼愛她,起碼對這個孫女肚子里有多少墨水是十分清楚的。
老三媳婦以“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養方式養育,孫女從小只練女紅繡技,女紅技巧倒的確精湛,卻從來也不讀詩書。試問一個人如何能在短短數日之內,有這么大的變化?
沈氏心里想歸想,卻是選擇不動聲色,思慮片刻,她并未將這件事情張揚出去,而是只吩咐下人天亮時只管把侯府這些禮單和請帖合到一處,送出去。
東山侯府林家回京,廣邀賓客登門一聚,各家收到請帖之余還拿到了林家精心準備的云州特產禮,足見林家誠意。
然而這些受邀人家之中,并不包括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