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絳的態度再明顯不過,林茜檀沒有辦法,只好擱下話題,沒有再說。
天隆帝就算有千不好萬不好,起碼有一點在林茜檀看來就是好的,天隆帝和陰韌相同,對女子并無太大限制,宮中有大批女子出任女官,也是他的一項重要政績。
女子才能不比男子要差,這一點楚佩等人已經證實過了,天隆帝在大舉推進科舉的同時,也為女子開辟了一些機會通道。
盡管仍然只是圈出一個地方來,將女官們置于男權約束之下,不叫翻出大浪來,但相比于他的帝王前輩們,天隆帝已經是進步太多了。
不過過一段的女官選拔,林茜檀料想自己是趕不上了。
*
過了大約兩日,林茜檀收到一個消息,說是北邊的邊境上,又起了爭執。
原因不過是由于錦華公主逃出,雖然藏匿了好長一段時間,意圖尋找機會返回大商京城,但被她自己的親生父親找到,給送了回去。
正是這件事情在邊境線上引起了一些拳交沖突。
戎王鼓動人心,戎國人拒絕一個羞辱了他們的王后入境。錦華才過去國境線,就被受到煽動的戎國百姓們攔了下來,原地逼退。
而她身后的母國,卻并不愿意接納她。
林茜檀想到這位還意氣風發刁難過她的公主,心生同情。
更令人心寒的是,大商市井坊間的說辭,無不是譴責這位公主肆意妄為,以致于害他們這些做子民的也一并丟了臉面。
言論之中,隱隱烘托而出另一種論調。這時候,有些人私下就都在說,看看當初夏朝時的那位三公主,是如何毫不猶豫殉國的。
同樣是公主,那一位可以與國同葬,這邊這位卻是自私自利。
由此可見,大商不如大夏,非正統。
民眾都是如此,更別說朝廷上某些大臣了。
會對錦華有所寬容的,大概也就只是女子們了。
在許多人家里,女子被養來,大多都是用來通過聯姻換取家族利益,大家都明白那種身不由己的感覺,倒是都愿意原諒了。
更何況錦華自己也有話說。
南來北往的商人便把錦華的原話傳回來。
“本宮不過是為了追求心中所愛罷了,何錯之有?”
同樣一句話,男人們的解讀和女人們的解讀也是完全不同的。
林茜檀發了好心,想說幫一幫錦華,至少不叫她憑白被人辱罵。
至于她口中提到的那個“心中所愛”的話,林茜檀選擇視若無睹。
況且林茜檀這么做,也是為了楚絳。
錦華自己大概都不會去想,自己隨口一句憤怒的話,叫京中人將壓力對準了楚絳。林茜檀幫錦華就是幫楚絳。
于是再過兩日,到了四月初十的時候,京中的風向立刻又拐了個彎,沒有人在說錦華,反而都斥責起了戎國人來。
戎王冷待錦華是事實,戎國人本來就不喜歡錦華也是事實,林茜檀不過是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把這件事適當潤飾,傳了出去。
林茜檀做這件事還有一個目的——
天隆帝不是想親征么。現在她幫他一把,把民間的輿論給搭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