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第一步先要配制基質。
柳絮經常要劈柴,劈柴的地方落了一層木頭碎屑。柳絮細細的將木屑鏟到一塊兒,又撒了一些干菜葉子,再加上,開荒時挖出來的草屑,加上少許土,湊了一泡沫箱腐質基質。
第一次種沒啥經驗,也不敢一次將水澆透,再給泡成泥巴。總共就一把蘑菇,到時候泡爛了,連實驗對象都沒了。慢工出細活,她是撒一層碎屑,噴一次水,只讓基質保持在濕潤狀態,再將蘑菇小心的種在土里。
第二部營造適宜的環境。
為了減少水分蒸發,柳絮給泡沫箱,罩上一個塑料大棚罩子。
為了保持通風良好,并沒有將塑料大棚密封。留出來的口子,也方便她觀察蘑菇的長勢,及時補水,補營養。
空間里的溫度是恒定的,并不存在地勢溫度差異,所以,不管放在哪里,溫度都應該是夠的。
柳絮抱著箱子,在空間里繞了一圈兒,最后決定,將蘑菇培養箱,放在柴禾堆后面,再蓋上遮光布。
大致步驟便是如此,當時她就聽了個大概,畢竟對此從未涉獵,柳絮心里總覺得沒底,又找不到人交流,只能先養著再說。
蘑菇算是種上了,忙活半天,柳絮肚子也餓了,正想著一會兒吃什么?忽然想起聶兵的打卡手表來,柳絮重重的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瞧我這記性,同樣的錯誤,怎么能犯兩次。”也別挑了,這頓食堂做什么,她就得吃什么?還省事兒了。
柳絮拉過出門穿的那件,發黑的軍綠色派克服,將自己武裝到只剩倆眼珠,才抱著聶兵給她準備的不銹鋼飯盒,朝軍屬食堂走去。
一個省份所有的人口,只要知道的,全都奔著這里而來,即使經過長途跋涉,路上消耗了一部分,數量依舊多的驚人。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從自己的屋子到食堂,不過三個街區,來往的人流如螞蟻搬家一般,柳絮少說也被撞四五回。現在不比以前,她可沒有勇氣,因為這種事情跟人爭執,大家都是睜只眼,閉只眼就過去了。
當然,肯定有那脾氣驕傲不能忍的,當街便開啟了罵街模式,再升級為械斗。好笑的是,永遠都有那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城門失火,必然殃及池魚。該死的天災,將人們逼入了絕境,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怒火憋著,正好借此為由發泄。于是,小小的二人械斗,便如滾雪球一般,演變成了打群架。路過的人多看一眼,搞不好都會被攪進去。
經過上次一役,柳絮對人抱上了十二萬分的謹慎。
出門盡量做到目不斜視,不跟陌生人說話,不湊熱鬧,不發表意見,最大限度的降低存在感。
遇到這種刺激場面,柳絮一般都是站在角落,等戰斗結束。若是時間太久,實在受不了,便只能繞道而行。
避難所建立為圓形,是按照人口的增加,一圈一圈加蓋的,每隔二十米,便有一個出口。所以,不論她怎么走,總歸是能到目的地。
如今的世界,吃飽肚子事大,所以,食堂可謂是軍機要地,每日有重兵把守。誰要是想不開,想在這里鬧事,光是最簡單的不排隊,就能以不遵守秩序為由,將你逮捕充做苦力,誰知道啥時候放出來?
當然,按照規矩來,只要安分守己,一般不會有人為難你。
柳絮永遠都是那個不鬧事兒,不挑事兒,不多事兒的五好市民,國家讓咋辦,她都聽國家的,沒有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