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少有戰爭,會選在這個時間段進行,因為不論敵我,都需要注意民生,而一年之計在于春,誤了農時,耽誤的就是一年。
可姬國卻偏偏選在了這個時間,很顯然,經過多年的暗中儲備,姬國有信心即便誤了一年的農時,也不會動搖姬國的國本。
可大雍有這樣的準備嗎?
承平四百多年了啊,就算立國之初做過這樣的安排,四百多年太平日子下來,那些儲備糧倉,又有多少仍舊能夠不折不扣地執行著這項命令?
眾神官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不由駭然抬頭。
談太師道:“如果姬侯已反,這些投靠了姬侯的修真宗門還沒挖出來,他們潛在內部興風作浪,危害十倍于直接投靠姬侯一方。老夫必須親自執行此事,所以,奉常寺主,必須盡快選定、奉常寺,必須盡快穩下來,必須成為大雍的定海之棟!”
安知命立座肅立,拱手道:“太師,寺中神官,皆信服比武較技,以定寺主的辦法。”
一陣衣袂裂風聲響,寧塵自外面飛掠而入,在階前站定,拱手道:“太師,棋盤峰上徐郭兩家余孽,不甘縛手搏命反抗者十三人,盡已伏誅。活捉兩家弟子共計九人。”
談太師一喜,道:“他們已然投靠了姬侯,要逐一盤問,看看他們知道些什么,尤其是他們是否知道,還有哪些修真宗門已投靠姬侯。”
寧塵道:“是!他們已在押解回來的路上。”
談太師振衣而起,道:“風雨將至,寺主之位,須得盡快決出,方好率領眾神官,扶大雍、保社稷、御強敵。我們沒時間對所有想要競爭寺主之位的神官們一一考評了。傳令下去,神官提名,凡十八名以上神官共同提名的候選人,可以進入較技之序列,三日之后,選拔奪主。”
眾神官轟然應喏:“遵命!”
……
奉常寺事了,談太師立刻還朝,將徐樂天所言稟報了雍天子。
他很清楚,徐樂天臨死之前,故意說出此事,不是為了泄姬侯的事,一旦姬侯反了,這邊有宗門暗中策應,大雍也會立時明白,他要的就是讓大雍提前知道,疑神疑鬼,為姬侯之反提供幫助。
首戰對姬國來說,意義更大。如果姬國豎起反旗,而且前期能連連取勝,這對各諸侯國來說,都將是一個巨大的沖擊,一些首鼠兩端的諸侯國,一些同樣懷有野心的諸侯國,很可能就會趁勢起兵,讓大雍的天下千瘡百孔。
可即便明知道徐樂天的目的所在,他們卻不能不有所反應。
疑神疑神,有可能自亂陣腳,而且勢必會有力量分散,但不做反應,同樣危害極大,徐樂天就是想讓他們陷入兩難之境。
殷受召集首相、亞相等幾位重臣,一番討論之后,也迅速做出了反應。
馬上開始集結“燭照”高手分赴各地,通過一些蛛絲馬跡,搜集各個勢力較大的修真宗門的情報,為談太師接下來的清洗進行前期準備。
而奉常寺里,也直接公布了談太師的決定,眾神官們頓時興奮起來。
四百多年一家獨大沒有天敵的生活,讓他們過得太安逸了,他們的血也有太長的時間沒有沸騰了。
亂世,才需要強大的武力。強橫的武力,在亂世,才能成為萬眾矚目。
現在正當其時,奉常寺一而再的內亂與分裂,外部漸漸開始出現的挑釁與不屑,這些都在刺痛著奉常寺神官們的心。
現在他們想捧在手上的,不是頌讀的近乎已可倒背的神律神章,而是誅妖除魔的神兵利器。
ps:月初求點贊、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