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來無事享清福,不求功名不問錢。”
“邀得畫眉作伴唱,曲終日落正堪眠。”
這首詩吟出,又引起了叫好聲一片。
“這年輕人叫唐通,也不是小角色,素有‘麒麟才子’之稱。”
禮部尚書在旁開口解釋道。
“都是年輕一代在表現,也得給我等老一輩一點表現的機會啊。”
一位年過五旬,鶴發童顏的老翁笑吟吟地道,旋即也是出口成章:
“人生須灑脫,豈為名利活。”
“一切皆浮云,匆匆一過客。”
老翁捋著自己的胡須,顯然對于自己的作品十分滿意。
“好意境!不追逐名利,真乃高潔之士!”
范遙和唐通的臉上露出一抹贊賞之意。
這位老翁名號“鶴筆翁”,乃是一位隱世大賢。
“老夫志向高潔,在場的諸位又何嘗不是,”
白發老翁笑道:“近日聽聞,大宋朝重開科舉,可應試者卻寥寥數人,在場的諸位,若貪功名,何不參加科考?”
然而聽得這話,范遙卻搖了搖頭。
“并非我等不愿參加科考,而是那大宋皇帝趙麟性格暴戾乖張,寵信宦官,濫殺大臣,其中甚至有好幾位都是當世大儒,我等飽讀圣賢書,怎么可能為這個暴君效力?”
“不錯,據說那趙麟才十三歲,小小年紀就如此殘暴,以后一定會變本加厲,我等效忠此人,恐怕朝不保夕,早晚被其所害。”
那唐通也開口道。
“為一名暴君效力,他日非但不能青史留名,恐怕還會留下千古罵名。”
“說的在理,我等自由自在,吟詩作對,決不參加什么所謂的科舉,為那暴君賣命。”
“……”
一時間,不少儒林士子皆出言附和。
“誰說大宋皇帝是暴君?”
就在這時,一道不太和諧的聲音響了起來,格格不入。
一眾儒林士子面色一沉,循聲望去,目光落在一少年身上。
少年正是趙麟。
他巡視著面前的眾人,朗聲道:“當今陛下英明睿智,對外任用典韋為將,擊退數十萬大軍,挽救大宋朝于危亡。”
“對內斬殺叛國佞臣,懲治貪官污吏,重開科舉,選拔人才。”
“如此英明神武的一位皇帝,怎么到了你們嘴里,就成了一位臭名昭著的暴君了?”
話音隆隆傳開,頓時間,不少儒林士子的臉色當即陰沉了起來。
“你是何人,為何替那暴君說話?”
范遙盯著趙麟,冷聲喝道。
今日這詩文大會,就是為了對抗朝廷科舉而辦,如今有人在大會上為趙麟說話,無疑是這詩文大會的異類。
然而,趙麟卻毫不在意,反而當眾宣布道:“因為朕,就是大宋朝皇帝,趙麟!”
聲音猶如雷霆,傳進眾人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