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趙麟卻并沒有太過欣喜,反而是一副意料之中的模樣。
他的目光,看向了下方的文武百官,朗聲道:“吐蕃、蒙元兩國已滅,他們兩國浩瀚的國土,皆為我大宋朝所有。”
“諸位愛卿,對于這兩國的處置方案,有何想法?”
話音落下,這朝堂之下,群臣立即就開始議論了起來。
稍后,兵部尚書便走了出來,向著趙麟拱手道:“陛下,臣以為,這兩國的土地,都是貧瘠苦寒之地,讓大軍掃蕩之后,留下少量軍隊開墾駐扎,設立象征性的管轄機構,便差不多了。”
兵部尚書的話說完,不少官員都是點了點頭。
吐蕃和蒙元,在他們的印象中,都是極為惡劣,不適合久居的地方。
哪像中原之地,物產豐富,風調雨順。
吐蕃是在高原之上,而蒙元則是一片草原,很難在他們的土地上種植糧食。
事實上,曾經有許多雄才大略的皇帝,想要開疆拓土,將吐蕃、蒙元這兩個地方變成中原王朝的固有國土。
但是最后都失敗了。
并不是中原王朝的軍隊,征服不了這些地方。
而是這些地方,對于中原王朝而言,價值不大。
非但不能發展農業,還需要耗費兵馬錢糧,鎮守這些地方。
一旦中原王朝的實力減退,這些地方,必然守不住,又會重新落入蠻夷民族的手里。
“你們都是這樣覺得嗎?”
趙麟的目光,又看向了其他幾位尚書。
“臣等認為兵部尚書說得對,吐蕃和蒙元的國土乃是不毛之地,對我大宋朝而言,沒有太大的利用價值。”
“而且這兩國之人,沒有經過圣賢教化,和我中原臣民相差甚遠。”
“朝廷設立羈縻府州即可,無需在這些地方太過耗費精力。”
幾位尚書的態度出奇地一致。
他們都覺得,這些地方,沒有必要和安南、西戎和烈火這些國家的國土一樣,徹底納入大宋朝的統治之下。
趙麟暗暗搖了搖頭。
這些臣子們的想法,都太傳統,太局限了。
并不合他的胃口。
趙麟的目光,落在了百官右首位置的諸葛亮:“諸葛丞相,你有何看法?”
諸葛亮見趙麟問到了自己,當即上前一步,恭敬道:“陛下,臣以為,蒙元和吐蕃雖屬不毛之地,但卻幅員遼闊,子民眾多,若能納入我大宋朝版圖之中,那是有益無害。”
“只是,僅僅是軍事上的征服,只怕很難維持長期的統治,還需要提前想好對策,讓這些蠻夷之民對陛下,對我大宋朝的統治,心悅誠服……”
聽得這話,眾多大臣都是目光驚異地看著諸葛亮。
這位諸葛丞相,居然提出要將吐蕃和蒙元的不毛之地,納入大宋朝版圖之中?
難道對方不知道,這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嗎?
陛下肯定不會同意吧?
“丞相所言甚是。”
然而,趙麟一開口,卻讓他們的眼珠子差點掉了出來,那一道道驚訝的目光,皆是望著龍椅上的趙麟。
此時此刻,他們心中忍不住有些懷疑,這陛下和丞相二人,是不是早有串通好了,兩人在這朝堂上一唱一和。
看得眾官員一愣一愣。
“朕倒是想了幾個不成熟的政策,丞相和百官姑且都聽一聽。”
趙麟端坐在龍椅寶座之上,開口說道:“吐蕃和蒙元兩國幅員遼闊,國內情勢十分復雜,和中原文化差異甚大,因此,不能完全用我們大宋朝之法來統治這兩個地方。”
“朕打算,采取‘以夷治夷’的方法,仍舊任命蒙元人、吐蕃人為地方行政長官,而輔以我大宋朝的官員為副官,協助處理地方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