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卿的心目中,可有合適的人選?”
趙麟問道。
戶部尚書聞言,心中一凜。
他知道,大宋錢莊的負責官員,位置非常重要,能力和忠誠度都非常重要。
如果所用非人,很可能會動搖大宋朝的根基。
一旦出了事情,很可能還會牽連到他這個戶部尚書。
所以必須要非常謹慎。
“戶部侍郎常威,精于理財之道,忠誠可靠,創辦錢莊的事情,基本都是由此人負責。”
戶部尚書在略作沉吟之后,便向著趙麟拱手說道。
“那就任命此人為大宋錢莊的莊主。”
趙麟點了點頭,既然此人業務嫻熟,那自然是這莊主的不二人選。
但是副莊主的位置,就必須找個能夠信得過的人,來鉗制此人了。
“崔渙。”
趙麟的目光,在朝臣中一掃,最后落在了一道年輕的人影身上。
“臣在。”
崔渙走了出來,向著趙麟躬身叩拜。
“朕命你為大宋錢莊副莊主,輔佐常莊主,合力辦好這大宋錢莊。”
趙麟眼神淡漠地道。
“臣遵旨。”
崔渙連忙謝恩。
大宋錢莊,這可是朝廷未來的一個重要的命脈部門,陛下任命他當這個副莊主,顯然是將他視為心腹看待。
陛下如此信任,他決不能辜負陛下的期望!
然而其實在趙麟看來,崔渙并非是合適人選。
但現在趙麟的手底下,并沒有什么能擔此重任,又深受信任的人。
于是這份重任,便只能落到崔渙這個天子門生的身上了。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可用之材不夠。
“禮部尚書。”
在崔渙退下之后,趙麟的目光,便移到了禮部尚書的身上,“本朝的科舉之制,是幾年一次?”
“啟稟陛下,是三年。”
禮部尚書立即恭敬地說道。
“改為一年一次。”
趙麟隨意地說道。
“一年一次?”
禮部尚書愣了愣,“一年一次,會不會太過頻繁了?”
“恐怕朝廷和地方上,沒有那么多官職空缺。”
“一年一次,怎會頻繁?”
趙麟搖了搖頭,“更何況如今我大宋皇朝土地遼闊,四海賓服,定會產生大量的官職空缺,這兩年,必須要擴大科舉的規模,大力選拔人才,入朝做官。”
“不僅如此,若官職出現緊急的空缺,還需多開恩科,提前張榜布告天下,通知天下的讀書人參加考試。”
如今的大宋朝,剛剛征服了大食、波斯和天竺三大帝國,設立了三大都護府。
這三大都護府,需要派遣大批的官員前往治理。
而且,由于現在朝廷實施嚴格的考核之法,每年都會有大批的官員被淘汰,黜退。
也會產生很多職位的空缺。
“臣遵旨。”
禮部尚書不敢再廢話,隨即躬身領旨。
科舉考試和各種恩科考試變得頻繁,將會加速官場的流動,注入新鮮血液,促進整個官場的新陳代謝。
“啟稟陛下,臣也有事要奏。”
在禮部尚書退下之后,科學院尚書宋鐘走了出來,拱手道。
趙麟目光一轉,落在了宋鐘身上:“愛卿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