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哪去了》的異常現象在娛樂圈引起一陣熱議。
某電視臺的某個制作人一臉懵逼的把節目錄像看了好幾遍,最后撓著腦袋對旁邊的導演道:“這節目好看在那?”
那導演也是一臉懵逼,“我也有點搞不明白……”
“或者是大家唱歌節目看過了,想換換口味?”
“有道理,這就是個鉆空子的節目!”
“創藝這個節目有點雞賊,不走尋常路,打橫給東天衛視肋巴條子上來了一下,這會估計陳子夏想哭的心都有!”
這種討論不是個例,很多人娛樂圈搞綜藝的工作人員和明星,都在分析討論這檔節目。
不過大家一致認為,這節目就是鉆了老百姓審美疲勞的空子。
其實內容真沒什么意思,不值一提。
也不建議模仿。
這種節目有時效性,過了這個階段大家也就不愛看了。
很多人沒把安然節目當一回事。
但是到下午,著名綜藝節目制作人王偉健突然發了一篇文章。
“《爸爸哪去了》緣何火爆?火的不僅是創意!”
王偉健在娛樂圈混了二十多年,有娛樂教父之稱,音樂類綜藝當年就是他帶火的。
“我問過娛樂圈的朋友,他們并不認可《爸爸那去了》這檔節目,認為粗制濫造,沒有看點,甚至有人認為這檔節目都不能稱為綜藝!”
“可是我的同行們,你們認真分析過,這檔節目為什么會創造這么高的收視率嗎?”
“首先讓明星來干普通人的事,這本來就是一個看點,觀眾們會覺得明星也不過如此,我也有比明星強的地方,對比之下,自然能帶來娛樂效果!”
“而在父親和孩子的互動方面,這些快樂被放大傳遞給觀眾!”
“觀眾們需要的是什么?普通的快樂,平實的感動,一天勞累過后的輕松,這些節目里都有!”
“娛樂圈的人為什么覺得沒意思,因為你們見過太多明星,你們根本不想了解他們私下是什么樣,但普通人不一樣!”
“在這里,我不得不說,安然是個天才!”
“他做的很簡單,就是給觀眾們想要的!”
“我現在可以說市場上制作節目的公司,你們制作出來的節目,99%其實只是你們自己想要的,而不是觀眾想要的!”
王偉健林林總總就這事,寫了上千字的分析。
總結起來不外乎幾個方面!
反差,輕松,感動……
可仔細想想……歌曲類綜藝不外乎也是這幾個點,安然不過用了巧秒的方式,換了種方法呈現出來,立刻就有不一樣的效果。
娛樂圈很多人看了這篇文章。
結合節目效果,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是這么回事!
有的電視臺和制作公司當即就拍板決定,做一檔相同類型的高仿節目。
你不是《爸爸哪去了》嗎?我就來一檔《哪去了爸爸》!
這種事拍在安然跟前,他也沒話說,核心高仿,過程不同,誰也說不出話來。
而此時不管是唐妮,還是古文中都忙的焦頭爛額。
“啊?陳總嗎……是我是我沒錯,你說冠名的事啊?不好意思,我們這邊接到的電話太多,得好好考慮一下……”
“白總啊,有事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