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鐘正跟客棧老板哥倆好套近乎的時候,可巧客棧外面急匆匆跑來一年輕人,見到柜臺上掌柜的還沒及時收起的杏脯,又打量了一眼老鐘的樣貌,激動的上前一把抓住老鐘,喊道:“可叫我逮到你了。”
老鐘嚇一跳,暗想自己沒得罪人吶,忙道:“閣下是不是認錯人了?”
那人氣喘吁吁,“認什么錯人,你不就是那個賣杏脯的嗎?”
老鐘心里咯噔一下:莫不是我的杏脯出了問題,還是吃壞了人?
老鐘被客棧外來人抓住袖子,奇怪間正要發問,卻見那人又道:“還有嗎?杏脯,我家店主要再多買些。”
“呃,”老鐘自是一怔,反應過來不由心里開了花,“你家店主是?”
“就是福源點心鋪,昨日買了三斤的那家。”
原來那家店主瞧著新鮮,買了三斤一來想試試銷路,二來自家嘗嘗鮮,可巧剛放在玻璃柜上沒多久,就來了顧客,是營州府刺史家大公子。
這大公子也不過是買些點心討好下祖母,不想看到新上柜的杏脯。
一嘗之后立刻把這三斤包圓了,店家眼珠一轉,喊了個高價,這有錢人家要的就是嘗新奇,哪會在意價格。
不過這也讓店家后悔跟老鐘買少了。可這還不算完,次日就有刺史府大管家來大量購買這種杏脯。
原來刺史母親后日過大壽,昨晚吃了大孫子獻上的杏脯,還多用了半碗飯。刺史和其夫人大喜,一聽還是剛剛出來的,遂決定多買些,一來留著孝敬老祖宗,二來也可以后日用來招待貴客,做個回禮也很有面。
大管家主動討了差事親自來買,結果店家說都被大公子買光了,哪還有半個。
這個氣呦,那大管家怕在主家和一眾仆人面前失了顏面,只得沖那點心店的老板狂吼,最遲明日午時,必須得有貨,不然有的他好看。
驚喜和驚嚇交加的店主,只得趕緊把老鐘樣貌描述下,把底下人散出去滿城尋找,還承諾誰找到了,就發誰五倍月錢。
底下人卯著勁無頭蒼蠅似的找,可當天愣是沒找到。
幸好,有個機靈的伙計提醒主家,那售賣之人說話聲音怕是外地過來,保不齊住在客棧。
沒招了的店主為了堵住人,一早上就開始往各個客棧堵人。暗中祈禱千萬找到人,千萬杏脯還有。
該著這家店主發筆小財,還真有個伙計把老鐘堵個正著。
老鐘這回爽了,剩下的所有杏脯,竟是被那店家全部買光光。刺史家就要了200斤,剩下的一百來斤,點心鋪要自己留著賣散戶。有刺史家這一推銷,想必是不愁賣。
得了銀錢的老鐘放下心頭大石,可算能辦其它事了,一應事情辦好,帶著自己的小伙計拍拍屁股趕緊走人。
卻不想營州城里,諸多茶館干果店點心店的老板,伸長了脖子,望眼欲穿的等著老鐘前去兜售。
家里除了每日老錢頭接送虎子和二蛋,女眷都老老實實沒出去。
四日后的傍晚,老鐘風塵仆仆從府城回來,不是他一個人,除了走時跟著的的伙計,還帶回了四個新買的仆人。
因著前陣子鐘小荷上街接二連三碰到事兒,老鐘就感覺著家里人口太少,要是自己在外面跑生意,一旦出事,家里連個跑腿的都沒有,那不成。
這一趟府城,除了賣杏脯,挑幾個仆人,也是老鐘這次要做的。
這四個仆人是一家子人,一對二十幾歲的年輕夫妻,帶著一個**歲的兒子,還有一個五六歲左右的女兒。
夫妻倆模樣周正,細皮嫩肉,一副機靈相,行動舉止間,還能看出自帶一些修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