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隨便開作坊不用繳交稅費,的確是有點想屁吃。
這幾天老鐘忙活這些瑣碎的事情,鐘小荷想幫忙也幫不上,老鐘也不讓她干這些,都是些瑣碎的粗活計。
三日后,
也就是正康十一年六月十五日。
這一天,老鐘的果脯作坊正式開始運轉。
楊家兩個舅舅給帶來了第一批桃,有三個簍子,不多,但是重在包裝測試,也是順一下流程。
結果還不錯,無論是草紙加桃葉子,還是草紙加碎布頭,耗損都非常低。
桃葉子都摘了,賣桃的人也不干,再說摘葉子也要花時間,而碎布頭更好,就是收集起來比較麻煩,沒那么多,而且還是有償的,好在能回收利用。
兩樣暫且都用著。
鐘小荷也來了,可下發揮她常年混跡工廠的優勢了。
“爹,你這安排的不行,拆外層保護紙得挨著洗桃子的地方,像現在這樣,距離這么遠,拆完還得用筐裝過來,費事兒不說,還多一次碰傷機會。盡量上一個工序接著下一個工序,避免多運輸知道不?”
老鐘心想,這不是為了怕把紙濺濕么,草紙也要花錢的,能回收更好。
“制作地點可不能隨地吐痰吐口水的,茅房離著遠遠的,上完茅房回來必須洗手,回頭還得做些口罩才行。”
這倒是,做入口的東西,千萬要小心,吃壞了人,賺多少都得賠進去。
“光靠通風,靠外面的日頭晾曬八成不太夠,先試試吧,哎,要是能建個烘房就好了。”
……吧啦吧啦吧,鐘小荷一來,一直在說,一直在挑毛病,沒辦法,這是品質工作者的職業病。
桃脯制作麻煩,整個流程下來,不算最后晾曬,也要三天,鐘小荷足足跟了三個白天。
別說老鐘忙里忙外的,就她這個動動嘴的,都覺著挺累的。
最后一步,也是第二次晾曬,這就沒鐘小荷啥事了,倒是她爹老鐘,連續幾天沒回家了,他得在作坊全天候著,甚至還要動手做事。
鐘小荷休息了一天,又開始無聊起來。
前陣子帶著吉祥和姜氏家的大小子多寶沒少在縣城逛,鐘小荷也沒有開始的熱情了,一來縣城逛熟了,二來只逛沒錢買也沒啥意思。
現在每天除了練習毛筆字,認識幾個繁體字,就沒有什么正經事。
一開始針線還學學,學了些日子就失去了耐性,針腳大小有什么關系,真要哪天需要用自己縫衣服的地步,那便攜式縫紉機便宜又好用。
裁剪倒是可以用心學學,里衣的裁剪,鐘小荷已經學會,至于外衣……來日方長,不急。
偶爾聽聽姜氏講講她原來主家里面的故事,或是營州府城的情況,再不就聽聽老錢頭講古,也算是逐步在了解這個世界。
以后有閑有錢有時間,還是得制定旅游計劃。
來這兩個多月了,按揭正常后,廚房又露出一大塊,她忍了又忍,才沒把手上的錢都用來付按揭。
空間要那么大也沒用,又不能種地,放錢?呵呵,以為我是誰,有辣么多大錢?
茶幾上倒是真放著二十來枚大錢,這是為了一邊看手機一邊摸大錢玩,沒看錯,就是這癖好,新養成的,無聊人么。
一直這樣下去肯定不行,生活目標已經設定了,自己偶爾做下倒爺,應該不難。古代一個女孩的人生也被”規劃“好了,嫁人生子做個賢內助么,好不好的這個大概率是要憑運氣。
可她如此下去,大概率會空虛寂寞冷啥的。
“要不讀點書?好幾年沒看書了。”
千字文那不能算,各種穿越玄幻,那也不能算。
讀書,讀好書。某知名主持人不是說了么,讀書,是為了遇見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