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力卻不顯擺的叫謙虛,沒能力不顯擺的只能叫心虛。沈言就是要用赤果果的打臉告訴他們,我低調不是因為心虛,而是我有教養,我謙虛!
扮豬吃老虎那目的是為了最后吃到老虎,一直扮豬那肯定就是頭豬。
沈言這么一亮劍再收入鞘,前后給人的觀感已是天壤之別,對面更是直接就傻了。站在沈言面前,只感覺自己的手腳是多余的,怎么擺放都不合適。
我們現在普及義務教育,可能對讀書人沒什么感覺,現在說“你們全家都是知識分子”是罵人話。但是在古代,有知識真的比有錢重要。而且越是文盲的人,越對有知識的人盲目崇拜。古代的落第秀才,居然能忽悠一幫農民幫他造反。何況這中間還有古今之別——別聽那些人吹古代多好、多牛逼——古代寫八股文的那些個狀元,價值加一塊兒也比不上現代一個綜合性大學的畢業生。
為什么那些穿越到唐宋的人,全都是一副半賣半送的態度,知識隨便往外扔?
按照普通人的想法,把我那超越時代的知識全都變成商品壟斷全世界該多好!你看錢全進我口袋,美女都是我的,最好皇帝也是我當,豈不美滋滋。然而那是不可能的,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如果真的能穿越唐朝,那么把唐朝乃至全世界國家的生產總值加到一塊兒,也買不起一個大學生腦中的知識。所以不送還能怎么樣?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能等價交換這些知識的財富。
非要給錢才賣,那是用脖子去試李世民的刀鋒利不鋒利啊。
如今這個世界的教育情況沈言不清楚,但據他觀察,整個車隊兩百來人認識的字加起來可能還沒有他們的人數多,談教育都有些可笑。
不過沈言不了解的是,這個世界真實情況比他想象得還要嚴重。
這個世界的知識全都掌握在國家和傳統貴族手中,平民根本接觸不到。亞人種中,精靈和矮人控制了幾乎全部的知識,蜥蜴人有一點點,知識同樣嚴禁外流。那些跟隨魔法師、煉金師學習的學徒,可能是唯一能接觸到知識的平民。這些學徒有很小的概率成為魔法師,不過將來就算在魔法上沒什么成就,也能成為咨詢顧問……不,是賢者。
然后踏足宮廷,最終被吸收進貴族圈子,就是這樣——知識的傳播到這兒再度閉合。在所有這些種族中,對知識的態度最開放的反而是擁有知識最少的蜥蜴人。
對了,還有書籍。
制圖室之外的世界,書籍的存世數量非常少,其中無用的騎士小說和花邊文學又占了數量的一半以上。剩下的大部分書籍,想要閱讀仍需花費大量功夫,因為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制圖室之外的世界,嘗試闡述和紀錄規則的文字居然是有力量的!敘述越深力量就越強大!傳奇魔法師制作的法術書,能讓自身實力倍增。
知識就是力量,不再是一句口號。
因為在存在神秘力量的世界,思考同樣是一種冥想,研究規則與研究魔法、研究神學的人是同一類人。牛頓在這個世界上肯定會成為傳奇法師,搞不好還能成為經典力學之神;而愛因斯坦就更加了不起了,他搞不好會成為諸神殺手,因為他把分開的規則又重新連接起來。研究數學比物理的要差一些,畢竟數學是工具,傳奇封頂吧……這簡直是理科的神圣國度啊!
至于搞人文的就算了,音樂、繪畫還有寫小說的,在異界依舊是渣渣5——就算改名叫雷斯林都沒用。
當然,以上全是終極幻想——因為世界與世界的基礎規則不同,不可能直接套用。況且制圖室的知識版權不屬于米國也不屬于鷹國,那都是艾歐大神的財產!
正因為艾歐抹去了文字上的力量,才讓制圖室成為了獨特的純理論世界,才因此誕生了如此豐富的理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