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神祗的五要素,分別是:神力、神性、神火、神格和神職。
前三者是個體性質,而神格定義強弱,神職定義法則。
神祗可大致劃分成半神(神格0)、微弱神力(神格1~5)、弱等神力(神格6~10)、中等神力(神格11~15)、強大神力(神格16~20)和神上神(神格21+)六種類型。
不過在神格19、20這個階級,通常會被單獨稱為偉大神力。
他們只是被自然法則卡在這個階段,無法向上突破成為神上神的存在。但他們的積累無比豐厚,并掌握著數以百計的法則知識,實力遠遠超脫普通神的層次!通常是某個方面的至高神。
神職則是規則與權柄,類似于屁股下面的椅子。
舉個栗子,“光明神職”——想坐上這個神職,門檻是善良陣營的強大神力(15+),并對光明法則有所領悟,且這個位子沒人坐。這樣一個神格大于15的善良陣營的光明神,才有資格坐上去感悟光明法則(類似于邊干活邊學習)。但這只是開始,如果你不能領悟法則,或者行為標準跟該法則相差太遠,就不得不放棄……或者想別的辦法彌補。
勇氣之神托馬士就是如此。
我們前面說過,作為新世界天鵝位面并不缺位置。
托馬士最先瞄準的是戰爭之神(要求中立、16神格),結果發現神格夠不著,于是改為勇氣之神(要求善良、12神格)。可等他坐在那個位置上幾百年后,發現自己沒辦法徹底融合勇氣神職。
因為他這性格上遇大事則優柔寡斷……實際上就是缺乏勇氣!
可他又不想放棄這個神職,最后只能融合別的來補全自身法則,變成了“勇氣與軍略”之神……將退縮當成迂回。
*****
格溫多琳·亞爾弗列得與最初和沈言共同躺在馬車上的那個人棍小姐姐,既是,也不是同一個人。
那個小姐姐或許是因為處于人生最艱難的階段,與沈言相處的那段時間顯得脆弱、感性、善解人意但又無比的倔強。
而真正的格溫多琳,像最堅硬的鉆石!
她性別女,愛好女,鐘情于魔法,而且她認為在魔法上女性比男人更加純粹。因為男性研究魔法是手段,最終指向的仍然是“權利”——就比如她的父親邁登肯尼,當他是魔法師時擁有自己的神秘組織,最終封神;著名的大奧師卡爾薩斯擁有魔法帝國,最終目的也是封神……
但格溫多琳不同,她住在全知高塔上,誓言不結婚、不封神,將一生奉獻給魔法研究。
所以她在抵達一個不能說的歲數之后,選擇舉行“永恒”儀式——這是一種極為罕見的儀式,光達到施展儀式的前提條件就極為困難——不過在成功后會讓人跳出時間的洪流,擁有永恒生命又無需封神的存在。
整個儀式需要三百年到五百年時間,為了不因此中斷可愛的魔法研究,格溫多琳用魔法將自己分割成了“兩個”——代表力量和神魂的部分繼續儀式;而代表知識與思想部分則繼續研究工作……后者為觀察新生位面的成長情況,進入了天鵝位面建立實驗室。
——如果是她的本體進入,誰敢動她?
格溫多琳自我介紹時,嘴角會向上翹起5度——僅僅是出于禮貌。對面的那些人,沒有任何一個值得她笑。
“你們的朋友……高德佛里·席爾維斯特。”她隨手將邪神的腦袋丟向對面。
高德佛里是個男生女相的雙性人(俗稱大J萌妹),讓她由衷的感到惡心!居然想讓她成為新娘……如果這個邪神是個女的,就算長得再丑陋不堪,格溫多琳也會給她一個說話的機會。可惜她比正常女人多了一條,所以必須死!嫉妒之神殺起來并不容易,包括布局與切割時間線,甚至請出父親幫忙吸引注意力,仍前后用了差不多三年時間!
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看著頭顱飛到那些人腳邊,格溫多琳將視線轉移到唯一的“熟人”身上,“銀月,我知道你是誰的后代……但那并不重要。你會是下一個。”
這不是恐嚇,而是陳述事實。
深受重傷的銀月女神,顫抖著向后退了一步,不小心踩在那顆神首上,忍不住歇斯底里的尖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