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來的旅程沒太大波瀾。
隊伍途中只遭遇過幾小群地精,看到數量比己方數量更多的精靈,地精選擇直接逃跑,過程中自己還摔死一個。
盡管橫穿人跡罕至的地方理應越來越難行走,但難度增加的速度慢于精靈適應野外的速度。加上城市精靈漸漸接受了精靈長老傳授的那些知識,他們體內已經凝固的精靈血脈正漸漸松動……
以至于整個移民群體感覺旅程比剛開始階段要好許多。
精靈種族被世界偏愛、被認為是善與美的化身不是沒有原因的。或許因為精靈種族仰著脖子、用鼻孔看人的傲慢形象過于深入人心,以至于讓人們忽略了精靈種族的真正優點。精靈這個種族比人類的動物性更強,它們在遇到災難挫折時會自動抱團取暖,當生活優裕時又會自動分散開。
而且與人類不同的是,這些城市精靈就算擺脫了壓迫,負面情緒也沒來個集中大爆發。當他們晚間聚餐和休息時,并沒有順勢變成訴苦大會——每個人痛哭流涕,痛斥剝削階級的壓迫,堅定精神什么的;也沒有變成幻想大會,集體憧憬一下未來的生活,做出各種不切實際的假設。
他們就是簡單的吃一些東西,然后隨著一陣歡快的笛子聲響起,那些疲憊不堪的精靈腳癢似的站起來,拉起同伴,圍著篝火跳起搖曳多姿的舞蹈。舞姿不見得多優美,跳舞的人差不多各有各的丑陋,但整個人群卻顯得生機勃勃、充滿歡樂。再說帶著真誠笑容的面孔,又能丑到哪里?
那種歡樂的氣氛也感染了正在偷窺的沈言,“這才是精靈嗎?”他陷入思索之中。
*****
收到潘妮轉達的間接“提示”之后,沈言已經明白了自己在血脈融合方面出的問題——對血脈的本質理解不夠深入。
這種錯誤本身沒什么好沮喪的。在同一個人身上融合多種血脈,然后相互之間取長補短,最終獲得一個“完美的模板”,然后沈言就可以用生孩子的方式進行量產——這本身就是件前無古人的開拓之舉。
過程中出點兒錯誤再正常不過,當年女士融合時耗費的時間、犯的錯誤不會比他少。相比起最終沈言能獲得的“完美體”和關于術士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在這上面付出的代價根本微不足道。
現在擁有多種血脈的人物,幾乎都是意外的產物,想要重現的可能性萬中無一。因此沈言哪怕只研究出一個簡化版的三種血脈融合方式,也能成為術士開山鼻祖、術士之神那樣的坐標式人物。
受潘妮的啟示,沈言開始回頭審視融合月精靈血脈之路,結果發現……果然是有問題的。怪不得當他將血脈切換成廢柴人類時,惡魔和精靈的血脈一同失效了。其實從沈言平時的言行就能看出來他就是個披著精靈皮的人類,內心里對精靈的保守、傲慢和端著是相當看不起的——你既然鄙視,怎么可能從文化源頭上進行認同呢?
而且沈言最初選的了解月精靈習性的三個模板,就全是錯的!因為月桂、蜜雪兒和格溫多琳,這三個月精靈全都是天之驕子!月精靈血脈對她們來說就是個標簽兒,在她們的實力體系中連千分之一都占不上。沈言想從這三個人身上了解真正的月精靈,不亞于刻舟求劍。
就像亞特伍德不會教沈言基礎的劍技,奧古斯汀一聽沈言對基本的魔法原理都不了解,立刻失去了收學生的興趣一般。月精靈是什么在那三個人腦海中恐怕只剩下一些模糊的記憶,他們整天考慮的都是傳奇、神祗、法則、世界奧秘,身體更不知被改造過多少遍……哪還記得那些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