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麥不像萊斯特,萊斯特在現實沒什么牽掛,換個身份繼續生活;可老麥不同,社會地位和家庭已經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讓他舍棄這些等于舍棄過去幾十年的生活,他下不了這個決心。
“算了,回頭來我這兒喝酒,我和娜奧米剛買了一家小電影院,準備重新裝修后專門用來放映七八十年代的老電影,等裝修好隨時歡迎你來做客,我會送給你一張年票。”老麥換了個話題。對于老電影的喜愛上,會走上演員這條路的娜奧米與老麥的愛好簡直一模一樣!而且這并不是曲意奉承。
想到這一點老麥又笑了起來,這差不多是現在生活的唯一亮點。“對了,你在哪兒?我好像聽見有水流的聲音?”
沈言看看周圍,海底的暗流也會發出汩汩的涌動聲,“我在游泳。”
“哦,法克,那不打擾你了,回見。”老麥迅速掛斷了電話。
他以為沈言在參加一些好萊塢的特殊活動……你們懂的,我是說“泳池派對”。
*****
我們在高中物理上就學過關于核反應的問題——只要能達到臨界質量,就能引發鏈式反應,也就是俗稱的核爆炸。我們還在新聞上看到過,幾個米國大學生靠著在圖書館查到的資料就能成功的制造出核彈——老米想通過這個案例證明,核彈也是世界安全的威脅之一,因此為了世界安全必須將核彈全控制在老米手里。
很佩服這種死不要臉的精神……
然而核彈并不是那么簡單的,譬如投在廣島長崎的那兩枚核彈,它們雖然是由數百位世界頂級物理學家的研究成果。然而其中一顆的鏈式反應只達到預期的15%,另一顆也不足三成,絕大部分核材料并未產生作用,而是都在爆炸的高溫中被“蒸發”掉了。現代一說核彈威力,就說是小男孩兒威力的上千倍,這其實是因為現代核彈的反應率大大提高的緣故。
反應率只是評估核彈威力的其中一個方面,現代還根據發展方向演化成氫彈、鈷核彈、中子彈、射線彈、EMP核彈等等……不止是不簡單,而是現代軍事科技的發展半數與核相關。
所以,擺在沈言面前的并非是一件武器,它是代表著整個時代最巔峰科技的結晶。當然,單純的拆開什么都得不到就是了……畢竟這個是電子時代,武器內部使用了大量的芯片和集成電路。就算原樣復制出每一顆原子,也還原不出芯片內使用的程序,何況還是編譯后的。
不過這些在神秘學前都不是問題,沈言可以從另一個層面得到正確答案。
繞著這枚武器轉了幾圈兒之后,沈言轉身離開,接下來他要做一些準備工作。
……
幾天之后,當沈言再次回來的時候,還開著一艘黃色的靜音電力潛水艇……沒錯,就是梅利威瑟公司的那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