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已刪除。)
池田康生是第三東京都市物理研究院第二主任科室歷史探索設備與固維組次席研究員。
他主要參與并負責的項目是“歷史探索與發掘輔助追溯型探測儀”,按照我們通俗的說就是……時光機器。
池田康生是個好人,也是個簡單的人。他過去五十年的經歷簡單卻不平凡,總結一下就是一名天才的崛起之路,天賦讓他年方五十就能掌握一個科學前沿的科研小組。但簡單則讓他除了研究之外心無旁騖,沒有家人、沒有妻子、不愛享受……唯一說得上奢侈的,大概就是他對塑料小人的收藏……據說他買下的印著各種動漫圖案的飛機杯,夠開一家博物館。
嗯,他就是這么一個不喜歡浪費時間的男人。
但實際上沒人知道,他在暗網上還有另外一個血氣錚錚的名字——“令和男兒”!
就是這么的中二!
盡管當年人們都說“令和”是肥死宅的年代,“平成”才是全草本最后的希望……那是他們沒看到“令和”之后是什么樣。總之比起后來,“令和”其實還是不錯的。
一代不如一代,這就是現在的草本……
池田康生想要改變它!
陰暗的室內,閃爍的電腦屏幕,池田康生拿起電腦臺上的塑料小人壓在他二十代Switch上,連續六組密碼按《EVA》角色死亡倒序輸入之后,他進入了草本專屬的暗網世界。
論壇上第一個置頂的帖子赫然是《如何讓草本再次崛起》……是的,池田康生不但是一名科學家,他還是精致歷史復國主義者。
在2333年,草本人已經能夠擺脫民族主義的自尊心,比較客觀的去審視那段歷史——其實要說放不下,草本比周邊各國更加放不下二戰那段歷史。因為在二戰之后到現在,草本已經很難說得上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它就像養在圈里的羊,雖然不會死,但總會被剪羊毛。
手多羊毛少,說出來都是淚……
正是這種不甘心讓一批鍵盤愛國者從“當初向東、向南還是向西”的爭論中跳出來,并提出新的觀點,“笨蛋,應該向北”!
池田康生就是其中一員。
從一戰來看,草本在二戰向東尋找煤和鐵并并沒有錯,比草本先進得多的德國不也在試圖搶回煤鐵產區洛林嘛?在那個年代煤和鐵意味著重工業,也意味著國家崛起。
鋼產量直接等同于國力。
可天殺的……誰能想到?二戰才過去幾年,世界就進入了石油和硅的時代!鐵雖然仍然重要,但已經滿世界都能買到;煤更不用說,早就后退到二流能源的位置。草本如果當初不南下也不東進,以寒國和東三省為根基全力北上,取得西西伯利亞、庫頁島,就等于獲得了大批的石油和有色金屬資源。
如果在蘇聯賣阿拉斯加時橫插一手,那簡直再好不過——你米國鬼畜出多少錢,我草本出雙倍!
戰后的草本有錢啊,買下就等于將重要的阿拉斯加黃金產地握在手中,國家經濟有了重錘!更重要的是還有白令海峽,那時候誰能想到,隨著北冰洋融化,這里將會成為未來的直布羅陀、馬六甲!
加上草本人本就不缺的自我壓榨、精耕細作和工匠精神,崛起簡直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這一切原本不過是網絡上的癡心妄想。
誰都知道今日之草本已經沒有任何希望,狹小的國土,上漲的海平面,地震頻頻的大陸架。如果這些還不算什么,那么僵化的國內階層,喪失的工匠精神,剝削無度的宗主國,以及新加入剪羊毛行列的東方大國……再度崛起只是一個夢想——就像無數曾在東方大國周邊“崛起”的國度一樣,曇花一現,然后如泡沫般消逝在歷史之中。
(匈奴、鮮卑、女真、蒙古、西夏……:呸!說你自己,這時候戳我們心窩子干啥。)
直到池田康生在論壇上發了一個帖子,《如果我能回到二戰,我該怎么改變草本的歷史》?
他以為發泄完就完事兒,原本不過是一次無能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