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了解到,肖海作為砂心島的主人,準備開發旅游業。而且,開創海底旅游觀光這種前衛的項目,很有頭腦。那么,海底發現的化石群,確實是很優質的旅游資源。
事實上,這種資源,有人要發展旅游,政府肯定不會反對的。
不久后,他們來到現場,看到那數量上千的布龍度蝎子化石,有些化石已經受到腐蝕,遭到了破壞,大部分卻很完好。
本來,楊教授他們一開始也懷疑,那會不會是石雕,而不是什么化石?
可到了現場,近距離觀察之后,就很肯定,外面的真是化石,不由激動起來,罕見,太罕見了。
負責拍照的方覺知,不斷摁下快門。
“毫無疑問,這里曾經是布龍度蝎子的繁衍地,否則不會出現這么多布龍度蝎子。你們看那只低頭的布龍度蝎子,正在吃一只三葉蟲,三葉蟲也變成化石了。”楊教授說道。
他觀察很仔細,很快就發現,這里不僅僅有布龍度蝎子化石,還有一些其他的化石,比如三葉蟲,一些藻類等。
“小同志,麻煩圍繞這些化石轉一圈,可以嗎?”楊教授跟小明請求道。
小明是機器人,已經接到了肖海的命令,盡量滿足楊教授三個人的要求,所以沒反對:“嗯!可以的,你們指哪邊,我就往哪邊去吧!”
在這里呆了一個多小時,竟然把那數碼相機的內存都用完,楊教授他們終于把這片海域所有布龍度蝎子粗略看了一遍,清點了數量,每一只布龍度蝎子化石都拍了十多二十張照片,幾乎是全方位的。
當他們回到砂心島,天色已經完全降下來,三人找到歐家飯店,匆匆吃了一頓。
隨后,回到肖海給他們安排的游輪房間,顧不上洗澡等,先整理了一些資料,起草了一篇論文,準備盡早發布出去。
他們這些教授、學者等,對論文都是很重視的。
這篇論文完成后,楊教授準備發表到《國家地理》雜志上去。
《國家地理》并非國內的雜志,而是美國的一刊雜志,在全球范圍內有不小影響力。
期間,國內生物考古的同行紛紛給楊教授打電話,確認不是什么石雕之類的惡作劇,而是真的布龍度蝎子化石群,再次引起生物考古界的震動。
要說前面看到視頻,大家震驚,難以置信,還不如說大家基本上還保留著懷疑的態度,畢竟那么多化石堆在一起,換做是誰都會懷疑那是假的呀!
他們見得最多的,就是恐龍化石,可也沒有這么集中的呀!
有楊教授打頭陣確認過,那就沒什么可懷疑的了。一時間,有更多的生物考古專家,計劃前往砂心島。
肖海沒料到,布龍度蝎子化石的發現,會引來這么多生物考古人士。
此時,他正在和唐鎮長通電話,聊明天游客到來的事情。另外,市領導也將在明天到達。
本來,市領導是計劃星期四過來的,可聽到這周末游客更多,便推遲到周六。目的就是看一看,游客對砂心島的滿意度。
唐鎮長表示,經過鎮政府這幾天的努力,完成民宿改造的居民超過五十戶,加上招待所,算是勉強能滿足這次游客的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