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譚越和錢濤,這幾人都是出言打招呼。
這些編劇中,三位中年人,年齡大概要四十歲之上了,其中包括有兩男一女。還有兩個青年看著年輕些,但也得有三十歲了。
編劇這一行,也挺吃經驗。
剛入行的人,即使有天賦,也很難做出很好的成績,除非機會趕上了,不然的話,還是要慢慢熬一熬。
譚越笑著點了點頭,沒等錢濤說話,譚越便看向眾人,開口說道:“幾位老師好,我這邊有一部電視劇劇本,想讓大家幫忙看一看。”
譚越說著,把《寶蓮燈》的劇本拿出來,放在桌上。
還沒有復印,等和這些編劇們聊完,就把《寶蓮燈》的劇本多復制幾份。
幾名編劇聽了譚越的話,都是忍不住愣了一下,譚總這是要拍電視劇?
他們知道譚越在綜藝節目和音樂方面才華橫溢,但是電視劇和綜藝節目、音樂的關系可不是很大啊。
譚總也能玩得通?
不過,不管譚越拿出來的這個劇本怎么樣,他們都得是要看一看的,領導交代下來的工作,那不管怎么樣,都得完成。
“好,譚總。”
“沒問題。”
“嗯嗯。”
五個人扎在一起,開始看《寶蓮燈》的劇本。
譚越道:“這個劇本我還沒有復印,不過現在幾位老師就是先看一看有沒有什么問題,如果沒有大問題,我就讓人去復印。”
譚越說完,幾位優秀編劇都是點了點頭,然后開始認真看起了劇本。
《寶蓮燈》的故事并不難,相反還挺簡單,很容易就能看進去。
因為故事情節的簡單性,所以即使時間很短,編劇們也都能輕松進入故事。
看著看著,其中一位編劇皺起了眉頭,故事的簡單性既可以說是一件好事,也可以說不是一件好事。
故事的簡單性,可以讓觀眾簡單的明白故事的脈絡,不至于看得云里霧里。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故事線太單薄,它的內涵就會很淺顯。
就像有的電影,成片剪輯出來就有三四個小時之久。其中各種故事線穿插,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表現出創作者亦或者是導演要表達的意思以及一些人生意義。
好的故事,是能教給人們一些東西的。
而一旦故事太簡單,其內涵質量就會大打折扣,不能賦予其升華的一面。
看到目前為止,幾位編劇一致認為,這個故事不錯,如果這樣拍出來,收視率應該不會差,主角沉香劈山救母,會有很多觀眾喜歡看。
但是,如果故事線僅僅是劈山救母,那這個故事,就很難升華了,傳達出來的意義不明顯。
幾位編劇互相交流了一下眼神,差不多都是這樣的意思。
然后,繼續向下看,但是看著看著,幾人就發現事情不像之前想象的那樣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