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國看了看現場的情況,普外科、肝膽外科的領導和骨干醫師基本都在場,這個架勢看來是在研究典型病例?
唐建興見到朱大國來到了,讓他坐到自己旁邊,然后把病例原件遞給了他研究,而其他醫師拿得都是復印件。
榮阿姨50歲,患有乙肝、肝硬化病史多年,5年前在滬海肝膽外科醫院就診,確診為“原發性肝癌”,予行右肝癌根治術,后予行“TACE“數次。一個月前,榮阿姨覺得腹部有脹痛感,伴有全身乏力。來本院就診提示“考慮肝癌術后復發”。
朱大國看到了這些,腦子飛快地運轉,思考著患者此刻的身體情況,CT提示是考慮肝癌術后復發,如果真的是這種情況,只有盡快進行手術。
而以目前縣醫院的技術水平要承接這個手術難度還是很大的,這也是為什么王世名在看到這個手術的病歷之后會說讓病人自己去原先的那家滬海的大醫院,畢竟是專科性的大醫院,在肝膽外科方面擁有眾多專家級別的醫師,懷江縣的醫療水平又如何跟滬海市相提并論?
道理雖然是這個道理,可是李齊說得也有道理,路途過于遙遠,榮阿姨此刻的病情還是很嚴重的,根本就頂不住到滬海治病,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就算懷江縣的醫療條件不如滬海,但是只要手術得當,依然能夠解決病人的痛苦。
朱大國有這個決心和能力,只是現在不宜出頭,考慮到此前就是出頭做了幾次的手術,導致現在坐了冷板凳,朱大國倒是說聰明了,先靜靜地聽他們在說什么先,特別是領導的意見。
“大家有什么想法嗎?”唐建興見朱大國研究了一陣病例,應該知道了情況,又環顧四周說了說,作為技術流出身的唐建興也不建議親自上陣,這也是打開懷江縣人民醫院名聲最好的機會。
但是依靠他一個人的力量還是不夠的,這么大的手術至少要3名外科手術大拿配合,不然很難應對這么大的手術,而且唐建興自認為無法主刀,做領導久了,手還是生疏了,所以他內心選定的主刀人手是朱大國,這也是為什么會讓朱大國過來的原因。
李齊主動請纓,說道:“我主張立即手術,充當主刀!”李齊的年紀不大,40歲出頭左右,而這個年紀能做到科室主任已經相當可以了。
作為醫師領域來說,40歲是正值當年,還是很有沖勁的,何況李齊也不是弱者,能從普外科分離出來,“自立門戶”成立肝膽外科,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這也是肝膽外科表現的時候,一旦這次的手術成功,可以預見懷江縣人民醫院肝膽外科的名聲必定會遠揚。
王世名一言不發,默默做著打量,李齊是什么貨色他很清楚,年輕人還是太年輕,急于冒進的后果是慘烈的。
按照病人的情況,縣里面的醫師又怎么能夠解決這么復雜的情況,王世名打算坐等失敗,一旦李齊出師不利,他就好去運作一番。
以普外科在醫院一貫的地位,新成立的肝膽外科底蘊還是不足的,一旦李齊在這么重大的手術中出現了醫療事故,承擔背鍋的責任不用說肯定是李齊了,作為院長的唐建興又怎么會背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