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年輕的時候,李善也是被稱呼為手術狂魔的存在,不僅做得手術數量多,成功率也是很高的。
只是現在作為院長來說,管理的事情越來越多了,加上年紀稍微大了一點,體力和精力比不上年輕人了。
除非一些重大的手術,或者說有領導指名要他做手術,平時李善還是不會去做手術的。
人的精力還是有限的,如今李善站的位置要更高一些,業務方面的事情還是交給年輕人吧。
何況龍城這座城市在全省來看,醫療條件和醫療方面的人才還是數一數二的,完全是用市財政砸出來的。
所以說手術方面的后起之秀還是有很多的,這跟在懷江縣唐建興所處的情況不太一樣。
畢竟縣里面的人才缺乏,就算有朱大國的加入,很多手術還是要唐建興出馬的,他的年紀也有40歲左右了,處在手術醫師的黃金年齡,很多手術還是能應付的了。
李善也沒跟朱大國過多的客套,直截了當地道:“我知道你想去急診科跟班學習,但是我還要提前說明下情況,市里面急診科的辛苦程度是你無法想象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
“李院長,我知道急診科很辛苦,作為年輕人,想要學習到技術,哪里會害怕辛苦啊,我就是想體驗下市里面急診科的工作流程,到時候要把經驗教授給我們縣里面的急診科醫師。”
朱大國的回答,還是讓李善十分認可的,現在的醫師要學習到真正的技術。
還真要到急診科學習一段時間,體會到了“魔鬼”的待遇,到時候去什么地方都能夠應對自如了。
李善自然是答應了朱大國的請求,急診科的工作很多新來的醫師都是繞著走的,被分配到這個科室,基本上休息跟自己無緣的,連上個廁所的時間都要掐時間。
雖然很累,但是朱大國很清楚,要想在一個星期的時間內,在市級的醫院能夠學習到真正有用的東西,只有到急診科。
一個醫院急診科的水平如何,也一定程度代表了醫院的整體醫療水平,要“偷學”技術,朱大國還是選擇到了急診科。
雖然一開始他打算在普外科先看看情況,但是既然有曹德方等人的存在,為了避免被坑,“萬般無奈”的一個選擇,但是也最為明智的。
而且朱大國不僅要到急診科跟班,還要選擇夜班!
只有在夜班的情況下,朱大國才有機會在市級醫院做手術或者說會診病患,一般白天的時候,病人都會選擇專家號或者說是預約的方式,很多市級的專家名醫都是白天坐診的。
朱大國這種小魚小蝦根本就沒有機會上陣,白天的時候跟班,朱大國估計也沒機會真正去接觸到病人。
搞不好也是擔任端茶倒水的角色,他還不如去急診科做他的夜班小王子。
以前在縣醫院的時候,朱大國也去過急診科做過一段時間,很清楚在急診科工作是其他在科室無法體會到的一些事情。
那種和生死病魔較量的刺激感,爭分奪秒的成就感,諸如此類的急診是增加技術的最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