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看起來只有1歲左右的嬰兒,在這種荒郊野外的環境下,雖然剛剛解決了溫飽,但接下來的安身呢?
帶著這些繼續解決的問題,張越又開始在這柔軟的草地上爬了起來,婉如一只沒頭的蒼蠅一般四處亂竄。
時間很快來到了晚上,太陽已經被茂密的樹叢遮擋,身邊的氣溫也開始驟然降低,張越又開始慌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只頭頂獨角,泛著圣潔的白色光芒的馬出現了。
他的樣子就和現實世界西方神話中的獨角獸一模一樣,正在黯淡的叢林中,低頭啃食著它腳下的青草。
當這一人一獸看到彼此的第一眼那一刻,他們同時停下了自己的動作。
就是這一眼,讓還是嬰兒期的張越與這只后來被他命名為薩莉亞的獨角獸,一起相伴度過了9年的時間。
在這9年的時間,張越體會到了這個世界的奇幻,也逐漸的在適應這個世界的種種。
各位看官們,你們能想到么?
在你餓的時候,就會有吃的東西自動從果樹上掉下來,供你果腹,你若是想吃葷腥與鮮食,便會有動物與海味自己跑到在你面前,一頭撞死在那里。
頭1年的時間,張越根本無法理解這種現象,盡管他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卻也無法理清這其中的頭緒。
他在現實世界中所看到的所有玄幻中,盡管那些筆者腦洞大開的想出了無數個色彩繽紛的世界,卻都無法讓張越想明白,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為什么會得到這么多的優待。
直到9年過去,那只獨角獸老死,已經年滿10歲的張越將他埋葬在了群山深處,來到外面的世界,見到了這個世界的人類后才明白一切。
其實這個世界的人類,都有著和自己一樣的待遇,唯一不同的是,他們需要祈禱,而自己則不需要。
回憶到此結束,張越回到了他的住地,這是半山腰上的一個山洞,從群山之中出來后,張越就在這里定居。
而之所以在這里定居的原因是因為,山頂有一座寺廟,只有一個老僧駐守在那里。
殤月的這個名字也是他給的,當時的張越是打算投奔山頂的寺廟去的,不過在上山的途中,他看到了那名老僧。
當初老僧第一眼看到自己時,張越稚嫩的身形上裹著的是獸皮和樹葉,滿臉的泥土要多臟有多臟。
“你叫什么名字?”老僧眼中帶著濃濃的差異,還有那么一些的關切。
老僧說的語言張越聽到后十分熟悉,聽起來就是像是有著濃厚大舌頭氣息的華夏北方話,所以他也很快用同樣的方式回道:
“shang月。”
就這樣在自己的口中,張越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殤月”,并且跟著老者回到了他的寺廟。
在接下里的日子里,通過和老僧的接觸,改名為殤月的他終于知道自己來到了哪個世界。
并在后來果斷選擇搬出寺廟,在半山腰的山洞中居住,一直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