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有個空軍場站,他們已經阻止人員趕到了水淡鎮,幾十公里外的一個陸軍師某部也在趕赴災區的路上,情況肯定很快能夠得到改變。”蘇平果舒出了一口氣,說。
李帥卻沒有這么樂觀,說,“水淡鎮是當地區政府駐地,商業發達人口眾多,當地老百姓對這一次臺風來襲沒有做很充分的準備,上級讓咱們出動救災其實已經說明了情況很嚴重。關鍵是圍繞著水淡鎮的許多村莊,我看過衛星地圖,大多數村莊都是在洼地,樓房較少,這樣的村莊的抗災能力是很弱的。”
“是啊,誰能想到受災最嚴重的反而是中心風力圈邊上的水淡鎮。咱們基地負責水淡鎮南郊廣大區域,恰好是地勢最低的一塊。其他兄弟部隊估計不會有很大困難,再不濟城區里的下水管道也是能夠發揮作用的。南郊以南區域有大量的工廠,村莊較為零散,兵力肯定要分散,我們……估計比較難受咯。”蘇平果想了想,認同地說道。
鵬城在水淡鎮的南邊,按照就近原則,上級把水淡鎮南邊一整塊區域劃給了第301綜合訓練基地,恰恰在水淡鎮和鵬城之間的這個地帶海拔最低,是最容易積水的位置。
原以為作為援軍會負責次要方向,沒想到反而分到了一塊硬骨頭,但是卻讓從袁政委往下的全體官兵更加的熱血沸騰。此時新兵還沒有下連,也就是說作戰部隊里最差的也是有一年服役經歷的上等兵了,他們的戰斗力相當可觀,但是人數是肯定不足的。
也許上級是經過了反復衡量才做出這樣的決定,并不是簡單的依靠就近原則作出的部署。
水淡鎮的情況比大家通過閱讀情報判斷出來的還要嚴重一些。以水淡鎮城區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型擴散開去,受災嚴重程度自北向南呈由輕到重分布。但是救災的難度并不以嚴重程度為唯一標準。
水淡鎮城區街道積水一米多,相對來說并不嚴重,但是城區有十幾萬常住人口,這里面至少有兩萬多人要進行疏散安置。
南郊廣大區域許多地方積水最深達到了三米,并且有多條小河流處于溢出狀態,但是人口是相對分散的。工業區的人口相對密集,但是大多數工廠的防范措施比較得力,而且工人們住的是樓房,反而情況不太危險。
最危急的要算農村里的老人孩子了,年輕人大多在外工作,留在村里面的只有老人和孩子,這兩類人幾乎沒有自救能力。
車隊剛剛開進水淡鎮地界,李帥這邊就接到了袁政委的緊急命令。
“混編機動分隊在前面路口右轉,你們的任務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分界村所有人轉移出來,一個都不能少!明白嗎?”袁政委的語氣很嚴厲。
風停了但是雨還在下,雨勢沒有減弱的跡象。有時候臺風過后的降雨量會超過臺風登陸的時候,這個情況之下非常容易發生次生災害。
李帥迅速回答:“混編機動分隊收到!堅決完成任務!”
前面是朱煒和陳雪兒以及牛軍乘坐的獵豹2030C越野車,小車隊派了一名駕駛員過來開車。一會加速趕到前面去一會兒減速等車隊過去,牛軍不時的下車進行拍攝。接到命令后朱煒馬上讓駕駛員跑到前面帶路,一輛小型車輛、兩輛拉著兩個排的軍卡和一臺物資車就右轉開往了分界村。
分界村,顧名思義地處分界,在鵬城和水淡鎮的分界線上。一般來說這個位置的村子都能過很快發展起來,畢竟離鵬城最近。但是分界村的地理位置非常的不理想,沒有大路經過,是南方丘陵地形,三個方向都有小山坡圍繞著。風和日麗的時候是個恬靜的村子,可是遇上洪澇情況就嚴重了。
村子里積水最深的地方超過了三米,一些平房土屋就只能看到個屋頂。這個村子從來沒有遇到過這么嚴重的洪澇,每年那么多次臺風,那么多年過來了也從來沒有遇到過村子里積水成淵的情況。
這一次打了大家一個措手不及,加上村子里極少青壯年,情況也能更加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