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擊部隊里只有空中突擊小隊是戴寬檐叢林帽的,而且他們的指揮員李帥穿的是新式星空迷彩服,辨識度非常的高。
落地之后,李帥就找回了在老單位的感覺。戰斗著裝,左肩別著使用了北斗系統的單兵電臺,腳踏土黃色的傘兵靴,用的是熟悉的使用了三點式槍背帶的八一戰術改突擊步槍。尤其值得一說的是八一戰術改突擊步槍,這不是新型號,而是使用者根據自己的習慣和任務需求以此為基礎進行了改進改造改裝,這個改不是一般的改,而是經過專業軍械人員,一般單位是沒有這樣的專業軍械人員的,除了某些單位。
李帥老單位的戰士們用的槍械就是五花八門的,這個五花八門不是說槍的款式繁多,而是一槍多型。同一口徑、大部分零部件通用,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個性化改裝。這樣的武器是盡可能貼合個人的使用習慣,甚至能夠為了遷就個人的長處來對武器進行針對性的改裝。
盡管李帥現在手里用的不是針對他個人的使用習慣改裝來的八一戰術改,但是手里這桿槍至少是適合經常他們這一類經常干活的人使用的。同一類人使用同一種武器,大體上是保持一致的。
因此,熟悉的觸感、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容貌,都讓李帥找回了久違的感覺。曾幾何時他是那樣一名馳騁疆場的戰士,十八歲入黨,帶著黨和人民的囑咐奮戰在保衛祖國疆土完整不缺的戰場上,他把這項工作視為終身職業。
可惜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他在最輝煌的時候、最應該繼續奉獻的年紀,因傷退出了第一線。
現在李帥發現,原來當教官也不是說沒有機會接觸到這些實戰類的東西,哪怕只是演練。他的要求不高,只要能有機會和一幫子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一起搞搞作戰打打實彈,那這個教官他是準備當一輩子了的。
老黃蜂艦載運輸機飛走了,拉開了防御陣線的飛鷹小隊迅速變換成兩路縱隊,踩著小碎步迅速的進入樹林。
李帥既興奮又擔心,為當了教官之后還能有這樣的機會而感到興奮,為何碧婷三人而感到擔心。這個問題是非常實際的,何碧婷、陳笑、張曉然三人是他的兵,是他帶過來參加集訓的,原計劃里甚至他李帥也是要加入集訓隊成為學員之一的。陰差陽錯之下成了教官,還是總教官。
但是不管如何都改變不了三人是他帶過來的兵這個現實,而且她們不是代表著自己,而是代表著第303綜合訓練基地。說句難聽的,哪怕這個總教員當下來得不到優秀的評價,李帥心里也不是很在乎,但是他非常在乎何碧婷、陳笑、張曉然三人能夠取得什么樣的成績。
“有人說我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佛祖保佑。”李帥低聲念叨著。
邊上的劉小建耳朵尖,問,“班長,啥?”
李帥摁著通話鍵語氣非常嚴厲的低聲說,“一會兒大家開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彈著點,拿出你們真正的本事來,尤其是倉庫的兄弟,傷著人我不會放過你們的,明白嗎?”
“明白!”資深偵察兵們低沉著嗓子回答。
“倉庫的弟兄”指的是關刀的手下,那個有三塊牌子的訓練基地的教官,都是從一線部隊過來的,一個個都是精銳,而且都是當兵當油了的,非常的吃李帥這一套。李帥幾乎就是指著他們的鼻子說你們別拖我們后腿!
這誰能忍。
李帥的兵就倆人,王小青和劉小建,雖然是兵齡相對年輕的兩位下士,但是他們卻是一個兵在一生當中戰斗力開始走向巔峰的階段,老兵油子反而是不敢小瞧這些年輕人的。王小青和劉小建的軍事素質李帥很清楚,以前搞射擊訓練的時候是彼此腦袋上頂著蘋果然后互相射,距離從五米到十米再到三十米,步槍手槍都沒有放過。
要用實彈追擊攔截,你當然不能真的把學員們打死打傷。那么用實彈的意義在哪呢,為什么關刀也堅持用實彈呢?皆因他們這些血里火里滾過來的人非常清楚,鍛煉一個兵最好的環境是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