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尋轉過頭,在它身上揉了揉,便收回視線,繼續看劇本。
和《青釉》講的文物傳承不同,這個故事更偏向愛情,女主家里祖祖輩輩都是做手工油紙傘的,而傳到她這一代,用油紙傘的人,已經是少之又少。
而女主又是從國外留學回來的,深受國外環境的熏陶,壓根兒就對做油紙傘不感興趣。
但女主卻是一個旗袍控,走哪兒都愛穿旗袍。
劇本上,女主初次登場是在一場江南煙雨中,撐著油紙傘,緩緩走下小喬,一顰一笑,既有著江南女子的柔情似水,又有著塞納河畔的明媚動人,一舉一動都美不勝收。
男主出自書香世家,飽讀詩書,為做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欄而來。
兩人在女主爺爺,對他們詳細科普介紹,并且讓他們制作油紙傘的過程中,日久生情,互相喜歡。
男主待了一個月后離開,女主每天都看著兩人共同制作的那把油紙傘出神。
當女主終于鼓起勇氣準備去找男主的時候,爺爺卻重病住院,唯一的心愿就是讓女主繼承油紙傘的手工制作,女主含淚答應,當她安葬完爺爺之后,便以一己之力,擔起了將油紙傘傳承下去的重任。
男主那邊,家庭也遭遇變故,不得不放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探究與追尋。
兩年后,男女主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相遇。
彼時,一個是手工油紙傘的傳人,一個把他收集到的所有資料,都無償展覽了出來。
故事的大概就是這樣,兩人相遇之后,還有一些故事情節,姜尋沒有看完,不過看到這里,她突然挺佩服紀明舒的。
憑著《青釉》一舉成名之后,他卻沒有選擇去拍大眾化的商業電影,反而是繼續將傳統文化用電影的方式傳承下去。
不過這個故事和《青釉》一樣,不適合快節奏的當今時代,適合休閑時坐下來,慢慢的品味與思索。
因此,拍的時候,也必須要靜得下心來才行,這也就意味著,在電影拍攝期間,她大部分工作是要停止的。
這也是喬晏不愿意她接這個劇本的其中一個原因。
不過只是看劇本,仿佛就能看到里面描繪的場景,電影最后的呈現出來的鏡頭一定是絕佳的。
姜尋放下劇本,揉了揉眉心看向時間,已經是半夜一點了。
居然看了幾個小時。
姜尋又拿起手機,見周途沒有給她發消息,便知道他還沒有收工,便抱著酸奶,起身進屋睡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看了劇本的原因,姜尋晚上做夢,都夢到了藏在煙雨里的江南。
第二天早上八點,姜尋為了能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特意起來晨跑了半個小時。
出了一身汗,回來再洗了個澡,實在是神清氣爽。
她一邊吃早餐,一邊給紀明舒發消息:【紀導,劇本我看的差不多了,有時間聊聊嗎。】
紀明舒很快回復:【看的這么快?】
姜尋:【昨晚沒什么事兒,我看書還挺快的……】
紀明舒:【那行,我隨時都有時間,看你安排。】
姜尋退出聊天頁面,看了看行程,又切換回去。
姜尋:【后天晚上八點,成嗎。】
后天晚上八點?
紀明舒打了一行字,思索片刻還是刪除了。
紀明舒:【成,到時候見。】
姜尋看著屏幕上的幾個字,唇角揚了揚,心滿意足的出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