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最下層,小菊還是不明白階級之間的鴻溝,正如她絕對不可能想到,花魁娘子其實是顯赫世家的滄海遺珠,才會得到州來莊主格外青睞,才會有離公子對之一往情深,不顧世俗的目光數次登門探望,甚至隱隱傳出姻親之喜。
她的秋筱姐姐固然好,卻被出身所累,在這個世道上,是沒有資格去爭取一些東西的。小菊側著身,偷偷打量專心繡花的秋筱,從她臉上看不出一丁點遺憾或失落,有的只是安靜恬然,與世無爭。
右稍間氣氛沉悶,左稍間里也沒什么動靜,緋月和緋云隨意收拾一二,將瓶中香花換了一批,細細修剪。沈淵不在,整個小院沒有主心骨,各人在自己的位置上靜靜待著,沒有可以為之忙碌的事情。
唯一的不同是薛媽媽。
小廚房還沒燒柴,人手也少,不算熱火朝天,灶上放著切好的菜泥兒、肉末兒,兩三個小丫鬟幫忙淘騰紅豆沙,水池邊擺了個漏網,兩根白白壯壯的蘿卜頂著翠綠葉兒,躺在里面瀝水。
辦妥了主子姑娘的吩咐,薛媽媽扎進廚房,精心準備了崇明圓子,兩個侍女來回話時,她正在攪勻一盆棗泥餡兒,聽完更覺得神清氣爽,手上的勁兒都大了不少。
“做得不錯,料她不敢再生歪心思。那邊有做好的餑餑,去,一人一個,拿著嘗嘗。”
薛媽媽夸獎了兩個侍女,叫她們自去吃點心,擦擦手繼續做活。打下手的小丫鬟淘好了豆子,捅開爐灶準備生火。春桃和春柳吃了蕎麥餑餑,直接留在灶頭幫襯,火光很快旺起來,外面的天色也開始暗了。
糯米粉是現成的,薛媽媽又提前使喚小廝采來新熟的水草籽,磨粉過篩,一同做皮兒。崇明圓子可做咸甜兩味,薛媽媽手腳勤快,一共準備了四色餡兒,包成不同形狀加以區分,沸水下鍋轉眼煮熟,撈出來微晾,墊上切作四方的干豆腐皮兒,就是一道簡單美味的水鄉小吃。
平常的糯米皮兒潔白綿軟,水草籽圓子熟透了卻是灰褐色,表面光滑,口感略粉。棗泥圓子胖嘟嘟,甜蜜合和,寓意也好;咸口的蘿卜圓子長條狀,青菜豬肉餡的做成扁圓墩兒;紅豆粒粒橢圓,做成圓子也肖其形,有幾分像剝了殼的鵪鶉蛋。
圓子裝進食盒,沈淵終于姍姍歸遲,趕上了一口新鮮。薛媽媽下了灶,親自過來傳飯。
“姑娘放心,一切都妥了的。”
薛媽媽恭恭敬敬地放下食盒,手上盛飯添湯,一刻也不閑,落勺的空檔輕輕便將話回了。沈淵心中了然如明鏡,頷首表示滿意。
桌上有一道芥辣瓜兒,鮮辣微甜很是開胃,是薛媽媽得意之作。陪著清粥入口,很能夠安頓焦躁的情緒。小菊是否得到警醒,沈淵此時已經不在意了,更擔心的是沈家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