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是深秋時分,采苓領著兩個丫頭去采些桂花做釀,采萍瞧著外頭秋光晴好,關切地提議道:“小姐這幾日臉色蒼白了不少,也該在太陽底下走走,身子也能松泛些。”
嘉月因心情郁結之故,在屋里躺了幾日,神情仍有些懨懨的,也不耐身后跟著三五個丫鬟,索性只帶了個采萍。秋意漸濃,云疏澄湛,兩人順著抄手游廊一路行去,院中景致山石磊落,風光極好。
采萍舉手指著:“小姐你瞧,水邊的木芙蓉開的正好呢。”
嘉月循著望去,叢叢木芙蓉投映在池水中,波光花影,相映益妍。風從池面吹起鬢角,她嘆道:“朝開而暮落,其為生也良苦,與其易落,何如弗開?”
“小姐在說甚麼呢?”采萍疑惑問。
聽到身后一道聲音遠遠傳來:“花之一日,猶人之百年。花開花落之期雖少而暫,猶有一定不移之數。”
嘉月轉過頭去,只見沈氏并兩個丫鬟緩步走來,欠了欠身道:“嫂嫂這是去哪?”
“原是想給母親請個安,竟巧了,碰到了妹妹。”沈氏扶起她,半含了笑意試探著問:“二妹妹身體好些了麼?難得肯出來走動,別再著涼了。”
“謝嫂嫂關心,已無礙了。”
“如今見你氣色既佳,我也能放心些。”
嘉月看一看碧藍天色,沉默了一會子,方道:“婚姻大事自然是聽父母親長的,哪該有這么多計較。”
沈氏眼見嘉月心結亦開,略略歡喜了些,“二妹妹心結疏解,我也安心了。”
嘉月上前挽住了沈氏的胳膊,笑容多了些親近:“多謝嫂嫂總想著我,還費心替我開解心事。”
“傻妮子,都是自家人,說甚麼見外的話!秋寒已起,以后出屋該多穿件衣裳。”說罷,把她鬢邊的額發攏了攏,嘉月也乖乖的點了頭。
正說話,一個婆子匆匆上前來稟道:“大奶奶,寶哥兒哭鬧不止,怎么也哄不住,奶媽也沒了法子!大奶奶,您快去看看吧!”
沈氏面色一下慌張著急起來,嘉月也忙忙道:“那,那我也……”
“二妹妹別擔心,想是寶哥兒剛吃過奶又鬧了起來,她們一驚一乍的,沒事,妹妹安心逛會園子,我回去看看就成。”沈氏笑著接口,撫慰的拍了拍她手,才領著丫鬟婆子快步離去了。
采萍疑惑了問:“大奶奶怎么不讓小姐去瞧一眼啊?”
嘉月看她一眼,輕輕含笑道:“你這個呆子,大嫂嫂是看我心結剛紓,身子還虛,不忍我再煩心操勞。走,咱們去給母親請個安罷。”
來到正屋,遠瞧見岑媽媽正站在廊上,媽媽一瞧見她,笑道:“二姑娘來了。”
嘉月點一點頭,笑著問:“媽媽怎么不在里頭伺候?”
“夫人在里間兒午睡。”
“我來得不巧了,本是想來給母親請個安的。”
屋里傳來容母低低的聲音:“嘉兒,進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