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又是無話。
“所以我想,這封信不至于是四皇妹自己給我的。如今大家都在想著如何藏起尾巴,不讓其他人揪住小辮子,她總不能自己將把柄遞進我手里,她又不是不想活了。”
“正是……殿下英明。”
“殿下說的在理。”
除了那位邱姓幕僚外,其他人都紛紛附和。
所有人都說過了,最后齊齊將目光落在邱姓幕僚身上。
邱姓幕僚被眾人看著,最終妥協了般,跟著附和道:“殿下說的不錯,是屬下想岔了。”
大皇女大度說無事,然后指著信說:“所以諸位不妨想想,我們該如何利用這信做文章吧。”
有幕僚邊揣測著大皇女的心思,邊道:“殿下不如連夜將此信遞給女君?一來可以剪除盧寒冰這條線,二來,也能在女君面前告上四殿下一樁,三來,三殿下在邊關的事也將無所遁形。”說完,幕僚目含期待的看著大皇女,想知道自己有沒有猜中了大皇女的心思。
可惜,她看見的是大皇女的搖頭。
大皇女全盤否定了她的提議,“你當真以為母君會不知道?指不定母君早已得到了消息,知道三皇妹想做什么。”
而她只是不清楚,母君是怎么想的,是會贊同郭琳瑯的話呢,還是很不滿郭琳瑯的擅作決定,可又因為郭琳瑯如今身負戰功,母君無法立即出手呢?
幾位幕僚不敢再擅自揣度的話說給大皇女聽,改為互相間交頭接耳。
不知道議論了多久,最終還是邱姓的那位幕僚勇敢向大皇女發聲:“殿下不如先行一步。”
大皇女看向她,感興趣的眼神示意她繼續往下說。
邱姓幕僚道:“草原部族想議和,這是好事。殿下何不牽上一線,促成好事?趁機也可探探女君的口風,再者,若好事成,這議和的主事人,必定將由殿下擔任,那功勞也自然會算在殿下頭上。最后嘛,也就不必再擔憂三殿下在邊關的聲望過隆,會危機到陛下。”
大皇女笑了一下,這話與她所想才叫不謀而合。
“這事不宜遲吧?”大皇女故意問。
邱姓幕僚當即領會道:“屬下會立即去處理,定不會讓四殿下搶先。”
大皇女滿意的“嗯”了一聲,“那就有勞諸位了。”
諸人:“為殿下效勞,我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
不論王城中如何風云暗涌,現下都還影響不了邊關的情勢。
自宜春關一戰后,草原軍群龍無首,暫時四散退入草原蟄伏不動,只余下三座之前被占去的城池如今還有草原軍把守著,但也是日日夜夜不心安,總擔憂著白國的援軍會突然來襲攻城。
之前草原部族的和談書正是由其中一座成發出,可是被連眠被燒了,知道了情況后,那支草原軍更是時時刻刻都在憂心著。
連眠卻是耐心十足的駐扎在宜春關,陪著尹一之守孝七日后,將尹惜芙她們的棺槨裝車,先行運回王城,交還尹家家眷。
隨后,便開始著手準備奪回三城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