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總分分合合,不是每一對都能越愛越深,中路分道揚鑣才是常態,八爺和小慧在如今都稱得上堅挺的了。
進了工作室的大廳,只李茹一個人坐沙發上,在一臉姨母笑地玩著手機。
韓試走過去一看,李茹看的仍是有關《消愁》的成績數據。
《消愁》一夜之間火遍全網,李茹從網難云翻到微博,又從微博刷到抖咪,關注著網友們的反饋,沉迷其中。
“文大叔幾個呢?”韓試打斷了李茹的聚精會神。
“哦,老板。”李茹回過了神,“文大叔他們在幫劉文宇選歌呢。”
“劉琉計劃過年后給劉文宇出一張新專輯,最近正在到處收歌,今天收到了兩首據說不錯,就找文大叔幫忙過下眼去了。”
“劉文宇有一首歌,就是老板你給寫的《少年》,被選上了央視春晚。加上過年前后有個綜藝會上,叫《少年環游記》,劉文宇是固定嘉賓之一。”
“劉琉想到時趁著兩波熱度,讓劉文宇推出一張新專輯,爭取穩固人氣,甚至往上走一步也有可能。”
李茹不等韓試詢問,把前因后果都給交代清楚了。
“文宇哥會跟我一塊上春晚?”韓試一邊驚喜,一邊不由慚愧了一秒。
作為老板,旗下藝人登上春晚,這么重大的事情自己竟然一無所知。
“不是,劉文宇沒有受到邀請,是央視的網絡春晚上,會用《少年》作為一個合唱節目。”李茹搖了搖頭,“具體的細節要問劉琉,但總歸對劉文宇來講是一件好事,看劉琉怎么運營了。”
把合唱節目與原唱掛上鉤,使之眾所周知,才有讓劉文宇蹭一波的空間。
“專輯收歌順利嗎?”韓試點點頭,又問。
“剛放出風聲,收到了一些,至于質量就看文大叔怎么說了。”李茹一笑,“老板,別急,劉琉肯定會來找你要歌的。應該是看老板你近段時間太忙了,加上一口氣寫了十幾首歌出專輯,才暫時忍著沒開口。”
韓試無言。
同為經紀人,劉琉就比金哥手腕強出了幾分,要歌時從不含糊,一有時機就快準狠地出手。
從發展上來看,劉文宇顯然也比信仰的痛苦樂隊好了不少,現在是第二次拿到熱門綜藝的資源了了。
信仰的痛苦從《樂隊》之后,就沒有什么大點的動作了。
給劉文宇的新專輯寫一兩首歌是肯定的,韓試在劉文宇的生日會時就當面承諾過。
不過韓試同時若有所思。
一個人的精力有限,腦子里的歌用不完,韓試本身也沒有吃苦耐勞的覺悟,以后或許應該盡量給劉文宇和樂隊歌曲上的支持。
當個負責任的老板,讓員工替自己多多賺錢。
輕松之余,又能實現在福利院時興起的想法,幫到像趙書永一樣的人。
……
隨著韓試專輯《歌頌者》正式上線的日子越來越近,網上相關的討論度就越來越高,都不用李茹的小號去帶節奏了。
柿子們成群結隊地算著倒計時,曬著預購數量,剛寫完《消愁》樂評的營銷號與樂評人,嘗到了蹭韓試熱度的甜頭后,更加虎視眈眈,蓄勢待發。
像跟隨大流先吹一波,就屬于低級手法,除了吸引一小撮柿子們點贊和順手關注以外,都翻不起幾朵浪花來。
也有極少數的人,故意看衰專輯或者跟網友們唱反調,被罵同樣是流量,總歸比做一個無人問津的僵尸賬號要好。
有些人的段位就相當高,留下一些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評論,有了爭議就有話題度,蹭的姿勢對了才有可持續性。
比如一個名為歌手劉鍍的博主,發的微博就值得考究:“別人出一張專輯半年,我出一張專輯至少三年,有時一首歌就得精細打磨五六個月。聽圈里的朋友說,韓試僅用半年就完成了一張專輯的創作,并且質量極高。只想說太厲害了,實名羨慕,跟大家一起翹首以待中。”
就很有水平。
暗地里好像有懷疑韓試出專輯的時間太倉促、水準與用心程度未必靠譜的意味,明面上卻是跟所有人一樣的夸獎與期待,關鍵不忘抬自己一手,巧妙地提到自身對于專輯的認真態度,三年的籌備可謂誠意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