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小海看著韓試淡然的神色,差點忍不住大聲疾呼。
“今年是沒戲了,我得準備畢業論文,沒足夠的精力去寫書。”韓試笑了下,也沒說還在忙著拍電影,在顧小海絕望的眼神中又補充了一句,“下學期看看,我也不想長時間遠離了寫作,會手生的。”
盡管不算保證,但總比看不到希望好,顧小海離開時整個人都是歡快的。
家里人對韓試又一次拒絕了作協的邀請,反應很別致。
爺爺奶奶說祖上三代都是農民,文學的事情搞不懂,孫兒開心就好。
韓媽瞪大了眼睛:“寶寶,你最近是不是飄了,國家作協呢,你說不進就不進?”
韓試苦笑,老媽的價值觀特樸素,就是官方的天然高大上一層,典型的小老百姓思維。
每次韓試參加官媒的活動,韓媽就總比別的時候驕傲。
“媽,以后家里只有一個人是寶寶,悅雯,不是我了!”韓試只能蒙混過關。
韓爸就很平常地詢問:“兒子,可以跟我說下你具體的想法嗎?”
“爸,你想聽高級的,俗氣的?”韓試笑著點了下頭,抱著坐在韓爸對面。
韓爸不答,臉上寫著請開始你的表演。
“文學和音樂,都是藝術的范疇。”韓試的神色正經了許多,開口的第一句卻讓韓爸險些懵了。
“自戀一點說,老爸,你兒子我現在從事的兩門事業,都是在藝術領域。我也多少沾點藝術家的邊邊了。”韓試笑著繼續,“藝術家的精神是自由的,無拘無束的,甚至有些偉大的藝術家,是孤僻的不合群的。”
“和外部世界的聯系相對純粹,與保持內在的獨立、豐富和充盈,完全不沖突。”韓試努力說得簡明易懂,“所以藝術家其實是最不應該有所謂圈子的人。”
“老爸,你仔細想想,世界上偉大的藝術家,有誰在創作上是有組織有紀律的?藝術家們或許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許獨來獨往,但絕不會成群結隊。”
“就跟自從學院興起后,真正的天才越來越罕見是一個道理。藝術不是人多力量大,任何圈子都毫無意義。”
一家人聽了個寂寞。
只韓爸若有所思,卻不免憂心忡忡怕韓試在好高騖遠:“兒子,你說的太脫離實際了,跟烏托邦似的。誰又能實現絕對的精神自由,世界上偉大的藝術家一共才幾個。”
“不如講點俗氣的。”韓爸悶悶地說。
“俗氣地說,就是你兒子不太看得上眼。”韓試撇撇嘴,“現在的文藝領域,關著門崖岸自許,亂七八糟、烏煙瘴氣的。”
“就跟古時候的文人相互品評,互抬身份差不多。”韓試吐槽,“但古人揚名吹捧,往往都是有真材實料的,即使手段說穿了不光彩,濫竽充數的總歸是極少。”
“可現在,老爸你看看一些書法大師、美術大師。”韓試說樂了,“故弄玄虛是一把好手,圈子里你吹我我捧你,圈外人說一句難看,就會齊齊對轉頭說你們不懂藝術。”
“作協也好不到哪兒去,前陣時間有個副主席的女兒,一些所謂的詩歌網友們認為辣眼睛,作協旗下的國家級刊物卻一擁而上地唱贊歌。普通人想登個稿,都難于登天的地方,嘖。”
“老爸,你不想兒子我也成為里面的一員噻?”韓試笑著問。
文藝領域再不新生,遲早會毀的不成樣子。
韓爸無言,有些事情是太難看了點,或許兒子不攪和進去挺好。